既可引进,也可从自然水域中采捕鱼苗[也叫“鱼花”。]放养,或采捕亲鱼[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亲体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并使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苗种的过程。]鱼苗。
采捕鱼苗的时间,北方为7~8月,华南为4~5月。用密目手抄网捕捞,捕到的鱼苗用木桶盛水运输。从养殖池采捕亲鱼用冲水集鱼法,根据乌鳢有追逐新水的习性,用抽水机[抽水机又名“水泵”。]将水冲入鱼池,抽水机旁挖一水沟,让池水自沟中流出,水沟尽头装上鱼网捕捉。选择无病无伤、已达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的雌雄亲鱼繁殖鱼苗。
亲鱼的雌雄鉴别:在繁殖期间可根据腹部的大小辨别。雌鱼腹部膨大,生殖孔[ ...]突出;雄鱼腹部较小,生殖孔内凹。在非繁殖期间,可从体色来判定。雌鱼背鳍上的斑点较多但不明显,也不规则,呈半透明的淡**,尾鳍上黑斑只有两列;雄鱼体侧是美丽的紫红色,背鳍上有明显的白色圆斑,上下排列整齐,尾鳍上的黑斑多于3列。
(1)自然繁殖鱼苗繁殖池要建在安静的地方,面积66.7~200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池**l米深,其余部分约30厘米,种上水草、水浮莲,池堤也种植水草,用尼龙网[是以尼龙丝、锦纶丝、涤纶丝、纳纶丝等化学纤维为原料,经丝网机械加工而成的化纤编织网。]加高。亲鱼按雌雄各半放养入池,每平方米放养雌雄鱼各1尾,用尾重30~40克的小鱼作为饵料。性成熟的亲鱼即配对、筑巢、产卵受精,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孵化。当孵出的仔鱼开始摄食时及时捞出,移入已培养有浮游生物的种苗池中。因为亲鱼是分批产卵、孵化的,所以仔鱼也要分批移出。注意同一繁殖池或种苗池鱼苗的规格保持一致,以防发生大吃小的现象。
(2)人工繁殖鱼苗亲鱼培育池面积200~300平方米,池水深65~100厘米,池内种植水草,每池放养亲鱼30~50尾。4~5月,水温上升和稳定在18~30摄氏度[摄氏度是摄氏温标(C)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时,用冲水集鱼法捕捉亲鱼,按1:1雌雄比例人工**。采用背部肌肉注射[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剂。雌鱼每0.5千克体重注射3个鲤鱼脑垂体(分两次注射)或绒毛膜*****800~1000国际单位(第一次注射l/3,第二次[第二次,连载小说,作者是唯雅玲。]注射2/3)。第一针在下午6~9时注射,第二次注射在次日上午9~ll时。雄鱼仅注射一次,与雌鱼第二次注射同步,剂量为雌鱼总剂量的一半。**后的亲鱼每对放入一个水缸,或5对放入面积10平方米的水泥池中。如果水温在25~30摄氏度,第3日早晨便可产卵、受精,共需时12~24小时。受精卵先沉入水底,后吸水膨胀而浮上水面。产卵期间须保持安静,否则会惊动亲鱼,停止产卵。将产完卵的亲鱼捞出,受精卵在原水体中孵化。早晚各换水一次,保持水深不变,操作要轻而慢,不使受精卵震动。刚孵出的仔鱼仰卧于水面,靠卵黄囊供应营养,3~4天后,卵黄囊消失,仔鱼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