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鳢病害综合预防措施




月鳢,属鳢科鱼类,又叫花星鱼、七星鱼、山斑鱼等。近年来,月鳢在我省各地广泛推广养殖,尤其在粤西地区发展迅猛。但由于采取高密度人工养殖,病原体极易感染传播,一旦发病,即可导致大批死亡。因此,做好月鳢病害防治工作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1.清池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放养鱼种前1周左右,对池塘进行清池消毒,清除杂物。每亩池塘可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100~150公斤,或用10~15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公斤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全池泼洒,彻底消毒。

2.鱼种消毒:放养鱼种时,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浴[浸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jìn yù,一般指浸泡或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之中。]10~20分钟,或用3%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浸浴3~5分钟,或用7毫克/升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也可用5毫克/升硫酸铜和2毫克/升硫酸亚铁[蓝绿色单斜结晶或颗粒,无气味。]合剂)浸浴20分钟,浸浴具体时间应根据鱼的忍耐程度灵活掌握。

3.工具和食场消毒:工具可在阳光下曝晒一天,再用高浓度漂**或生石灰水浸泡5~10分钟。鱼病[致病因素作用于鱼体时鱼的正常生命活动受扰乱的现象。]流行季节,每1~2周,在鱼吃食后,用0.25公斤漂**或1公斤生石灰加适量水溶解后在食场泼洒消毒。

4.药物预防:每年4~9月鱼病流行季节,宜投喂药饵,防治鱼病。如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10~20克/公斤饵料,磺胺类2.5~5克/公斤鱼。药物与饲料拌匀后投喂,每月1~2次,每次连喂3~5天,投喂同时用漂**1毫克/公斤,或强氯精[强氯精是一种外观为白色结晶粉状的高效**型杀菌灭藻剂。]0.3毫克/公斤,或生石灰20毫克/公斤,或硫酸铜0.5毫克/升和硫酸亚铁0.2毫克/升合剂全池泼洒。

5.加强管理,避免损伤鱼体:养殖月鳢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池水的变化,及时排灌水,保持水质良好。转池、起捕、运输要严格操作,谨慎避免损伤鱼体,以防病菌感染。(525100化州市畜牧水产局)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