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冷空气侵袭,受其影响,湖北大部地区出现了明显降温和降雨,池塘水温骤降,枝江等地部分养殖户养殖的杂交黄颡鱼苗种感染小瓜虫[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而患病,死亡率较大,损失惨重。此时节正是小瓜虫病的高发期,因此建议广大黄颡鱼养殖户切实提前做好黄颡鱼小瓜虫病的预防工作。
小瓜虫病主要爆发于冬季和春季低水温期,患病鱼表现为池塘底层集群,焦躁不安,体表、鳍条、鳃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胞囊[胞囊是指低等植物和原生动物在休止状态或外界环境条件改变时,身体外围分泌一种蛋白质的膜,以度过恶劣环境。],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镜检鳃丝和皮肤黏液,可见大量小瓜虫。由于小瓜虫具有胞囊包裹,加上低温期爆发,所以治疗用药药效差,极有可能全军覆没。因此小瓜虫病应多注意预防,寒露时节水温骤降前强化投喂并保肝[肝就像一个**银行,负责管理身体三大货币(气、血、水)流通。]提高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并及时分塘降低[降低,汉语拼音jiàng dī,意思是下降;减少。]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再杀一次虫,最后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稳定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预防措施:
1、强化投喂并保肝提高免疫力:通过强化投喂并拌饵投喂保肝药物和免疫多糖及电解**以提高苗种免疫力,从而降低小瓜虫病的发生概率。
2、降低苗种放养密度:通过降低放养密度来改善苗种的生存环境,从而降低小瓜虫病的发生概率。
3、肥水:通过肥水稳定水体,为苗种营造良好稳定的养殖水环境,从而减少小瓜虫病的发生概率。近期的水体低温,常规的肥水产品[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可能肥水较为困难,所以建议使用高效肥水产品,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尝试使用腐熟[腐熟指茎、叶、秆等难分解有机物经发酵腐烂成有效肥分和腐殖质的过程。]的干鸡粪[鸡粪是一种比较优质的有机肥,其含纯氮、磷(P2O5)、钾(K2O)约为1.63%、1.54%、0.85%。]全池泼洒或者腐熟的湿鸡粪装袋入塘浸泡缓释(切记使用鸡粪可能会带人病菌,一定要彻底腐熟)。
治疗建议:用每˙亩米水体用三斤辣椒加一斤生姜煮水全塘泼洒。
作者:程辉辉,广东德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