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的生物学及养殖简介

鲟鱼[大家通常所说的鲟鱼(Sturgeon)就是指鲟形目的鱼类,鲟鱼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硬鳞总目、鲟形目。]类是大型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较珍贵的鱼种。目前全世界已发现鲟鱼25种之多,其中我国有八种鲟鱼分布在长江、黑龙江等水系。除长江水系的中华鲟[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体长平均约40厘米,最长达130厘米,体重最高达600千克。]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外,史氏鲟[史氏鲟(学名:Acipenser schrenckii):是中国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达氏鲟[达氏鲟是一种淡水定居性鱼类,常在江河中下层活动,喜栖息于流速较缓、富腐植质和底栖生物的沙质底或卵石碛坝的河湾或深沱中,生长速度较快,一般体长0.8—1.0米,体重5—10公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体鲟[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 1758),为鲟科鲟属的鱼类,主要分布于欧洲的淡水。]等都是重要的经济鱼类。鲟鱼分洄游[洄游(migration)是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些鱼类的主动、定期、定向、集群、具有种的特点的水平移动。]型、半洄游型和淡水定居型三种生态类型。目前在我国八种鲟鱼中,中华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由于其资源有限,且成熟期较长,不能提供大规模养殖所需的大量鱼种。

俄罗斯[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Федерация),简称俄罗斯、**,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eluosi]是世界上拥有鲟鱼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国家,共有16种。其中以俄罗斯鲟、闪光鲟、*腹鲟[*腹鲟俗名“ 鲟鳇鱼” ,原产黑海、里海及咸海流域,前苏联在1933-1934年将其引入巴尔喀什湖,现已进入我国伊犁河水系。]、西伯利亚鲟、小鲟、欧洲鲟、史氏鲟和达氏鳇等种类。俄罗斯鲟鱼主要分布于里海、亚述海、黑海及与之相通的河流。除部分是洄游性种类外,还有部分为定栖类。

鲟鱼类具有个体大、寿命长、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晚、群体年龄结构复杂、小鱼成活率低、补充群体较少的生物特点。鲟鱼一般是春季开始洄游,结束于秋季,春季洄游型是当年产孵,秋季洄游型是第二年产孵。初次性成熟年龄为:雄性7-9龄,雌性11-13龄,产孵期为4-6年。鲟鱼个体大而著称,一般捕捞群体的体长为14米,体重为20-400公斤,最大者可达5米,体重超过一吨。

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条件:

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系统,鱼池的面积以3-5亩,形状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的淤泥小于10厘米,如是水泥水池,面积50-300米不限,池深2米。

2.对水质的要求:

DO大于等于5.0MG/L,PH:6.5-8.0,NH4小于等于0.0125MG/L。

需要注意的是鲟鱼对氯特别敏感,即使水产有微量的氯离子也会导致鲟鱼死亡。

3.鱼种放养:

池塘在放养前进行生石灰消毒,每亩用10公斤左右,然后干塘日晒。于放养前峡谷周注水,水深为2米。鲟鱼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和其个体大小有关,一般规格在300-500克,每亩放500尾。

鲟鱼的承受水温为1-30摄氏度[摄氏度是摄氏温标(C)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生产商品鲟鱼的最佳水温为20-24摄氏度,秋冬季水温最好不低于4-6摄氏度,夏季池塘水温超过26摄氏度,应及时注新水。

4.饲养管理:

实行定时、定点、定量的投喂原则,日投饵[ ...]率3%,以后随着鱼体长大,逐渐减少投饵率,当鱼达到1公斤以上时,日投饵率不超过1%。由于鲟鱼怕光,所以投喂时间为每天黎明和黄昏各一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