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过程会遇到几种泥鳅常见病,比如以下介绍的几种泥鳅疾病。
泥鳅患病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水质恶化,二是外伤。现就其常见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赤鳍病[赤鳍病是一种病症名,主要表现为病鱼臀鳍和胸鳍出血,*门红肿,肠道充血等。]:由池水恶化、营养不当及鱼体受伤引起。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为病鳅的鳍、腹部[人的腹部是骨盆和**之间的身体部分。]皮肤及*门周围有充血现象。
2、肠炎病:亦叫烂肠瘟[烂肠瘟:病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门红肿突出似火山口,治疗方法:内服可用磺胺类,外用药一般每立方水1克漂**全地遍洒。]、乌头瘟。患病表现为:行动缓慢,停止摄食,鳅体发乌变青,头部显得特别,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充血发炎,*门红肿,轻者腹部有血和**黏液[黏液是一种从人体的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分泌出来的湿滑液体。]流出,重者发紫,很快死亡。
3、水霉病[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该病多发生于气温较低时期,尤其是冬季蓄水期。症状为鱼体表面附着白色棉毛状水霉病。
4、发烧病:由于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过大,泥鳅体内分泌出的黏液在池内聚积发酵,释放热量使水温聚升,溶氧量减少,泥鳅焦燥不安,互相纠缠而造成大量死亡。
5、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由氧气或其他气体过多所致。其症状是肠中充气而浮于水面。
6、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泥鳅在苗种培育阶段常见有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寄生而引起死亡。泥鳅患寄生虫病时,体表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离群独游,漂浮水面。
7、白身红环病:此病系因捕捉后长地间流水蓄养所致。病泥鳅身体呈灰白色,同时出现红色环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