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烂病是尼罗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种和亲鱼在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期间容易发生、危害严重,较难预防和治疗,常导致鱼大量死亡的一种恶**。嗜水气单胞菌嗜水气亚种是条件致病菌,普遍存在于水域中,当饲养管理**,如养殖密度过高、水温变化大、水质差时,鱼体抵抗力降低,易引发尼罗罗非鱼溃烂病。本病主要发生在密养越冬池中,可引起大批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及亲鱼死亡。
患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头部、鳃盖、躯干及鳍条等处充血、发炎、溃烂,鳞片松动、脱落,肌肉外露,呈红色斑块状,严重者烂及骨骼呈洞*状,有时一条病鱼体表有病灶50多处。将鱼剖开,可见肝呈褐色(健康罗非鱼为肉红色),胆囊呈黑绿色(健康鱼为透明淡绿色),且肿大(约为健康鱼的一倍左右)。
预防措施有:
1、鱼种进入越冬池前要先将池子洗刷干净,然后用浓度[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名词。]为200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的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或浓度为20毫克/升的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含有效氯[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为消毒剂时)中**能力相当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30%)进行消毒。
2、鱼种进入越冬池的时间尽量早些,不可太晚。
3、鱼种入池时,用浓度为4%的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浸洗5~10分钟。
4、越冬池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要适当,水温须维持在20℃左右,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保持在30厘米以上。
5、越冬期间,每月遍洒浓度为10~20毫克/千克的生石灰1~2次,使池水成弱碱性;或每月遍洒漂**1次,使池水成1毫克/升。
6、越冬期间所投饵料要既少且精,经常换些干净水,及时捞除残饵,定期排除池底污物,时刻将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以上。
治疗方法为:
1、发病早期,将病鱼转入水质优良、水温20℃以上的水体中,并投喂优质饵料,可自然痊愈。
2、全池遍洒漂白精,使池水成0.6毫克/升浓度;同时每100千克鱼每天投喂鱼泰8号药15克,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5天。
3、病情特别严重的亲鱼,按每千克体重在其背部注射15万~20万国际单位的剂量硫酸链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