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阶段是稚鳖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中的关键阶段之一。由于稚鳖出壳时体重不同,养殖时间长短及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营养不同,个体差异较显著。较小个体内贮存的物质不多,在漫长的越冬阶段中,因体内消耗,致使鳖体质衰弱,容易生病造成大量死亡。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需做好越冬准备工作。目前有自然越冬与温室[温室,又称暖房,指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施,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越冬两种方法。
1.自然越冬
当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下降到15℃以下时,应及时将稚鳖转入越冬池。越冬池应选择在向阳、背风的地方,如果是室内池就更好。越冬池底铺20厘米厚的细沙,再注水10厘米,每平方放稚鳖100~150只。如果气温太低,可在池顶放上竹帘[竹做的帘子,尤指挂在门口或窗户的帘子,是汉族竹编工艺的一种。],竹帘上再铺一层稻草保温。第二年水温上升至18℃以上时,可将池水放干,注入新水,越冬后的稚鳖会自行爬出沙层。
2.温室越冬
有条件的可以在温室过冬。加温[加温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iā wēn,基本意思是增加温度。]的方式多种,如温泉水加温、工厂余热加温、锅炉加温、电热加温等,根据各自的条件合理运用热能。当水温下降到15℃左右时,将室外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的稚鳖移到室内加温池内,加温继续饲养。保持水温在25~30℃之间。在冬季加温饲养条件下,稚山瑞鳖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可大些,以充分利用能源及养殖设施。20~30克规格的稚鳖每平方米放100只,40~50克的放70只,70~80克的放60只,100~120克的放50只,140~160克的放40只。在温室越冬需正常投饵[ ...],日投饵量占稚鳖总体重的10%~20%。在温室饲养,由于高密度、高水温,加之投高蛋白的饵料,水质极易变坏,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暴发性鳖病流行或直接引起鳖的死亡。改善和控制温室的水质是温室养殖的关键技术。具体操作中需要每日排吸池内污物;洗刷饵料台;定期换水,每2周更换一次;加强温室的光照并机械增氧;每隔一周用0.2~0.4毫克/升漂**消毒一次,降低氨氮;每隔一周用10毫克/升生石灰提高池水pH值,增加钙含量,促进稚鳖生长:另外,要保持温室内空气清新,在晴天室外最高气温时,用排气扇[排气扇,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排出温室中的有害废气,换入氧气含量较高的新鲜空气[新鲜空气是指在矿井通风系统中从进风巷道进入矿井没有通过用风地点的空气,其成分大致与地面空气相同,但其中**、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有所增加。]。新鲜空气能提高稚鳖的摄食强度和饵料利用率,促进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