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鲺鱼养殖常见病之三代虫病防治技术


1、病原

三代[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虫。虫体能在鱼体表[(1).仪表。]自由蠕动,灰白色,似针尖大小,肉眼可见。

2、症状

三代虫寄生[寄生(parasitism)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在塘虱鱼体表和鳃上。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病鱼体表分泌大量的粘液。较大的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体表、各鳍出现许多充血的红色小点;鱼苗患病皮肤、肌肉、鳍条腐烂。病鱼体色变黑,消瘦,离群独游,严重时有“吊颈[因从斜上方拉住脖子的姿势,造成勒住椎骨动脉,引起脑部缺氧而失去知觉,往脑部的血液被堵断所造成的脑内缺氧状态而死的占大多数。]”症状。

3、流行

三代虫是塘虱鱼“吊颈”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感染率[感染率(prevalence of infection)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常用指标之一。]很高,可造成苗种大批死亡。

4、防治方法

(1)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用20克高锰酸钾[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化水浸洗鱼种15~30分钟。

(2)每立方米水体用0.5~0.6克晶体敌百虫[敌百虫学名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中文别名: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敌百虫兽用;敌百虫原粉;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精制敌百虫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化水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

(3)每立方米水体用0.15毫升指环杀星兑水全池泼洒。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