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在中国夏季从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是水产品生长的“黄金时期”。为了便于水产养殖者及时准确掌握有关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将成鳖、牛蛙在这段时间的饲养管理综述如下:
一、成鳖
1、勤巡鳖池。早、中、晚各巡池一次,主要观察天气、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健康和摄食情况及防逃[ ...]设施。
2、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投喂。饵料要求新鲜量足、大小适口。**变质和含盐分过高的食物不宜喂鳖。勤捞残饵、扫食台,保持食场清洁卫生,以免甲鱼生病。
3、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管理。受有机物分解和高温蒸发的影响,甲鱼池水极易恶化。因此要经常加水、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务使池水清新富氧,一般3天~5天换水一次。
4、降温防暑。在池南端搭棚遮*[遮*,读音zhē yīn ,汉语词语,指遮*,遮荫。],为池水面积的1/4左右,也可在池边种上丝瓜[丝瓜(学名:Luffa cylindrica),珠江三角洲丝瓜特指八角瓜,是原产于印度的一种葫芦科植物,又称菜瓜,在东亚地区被广泛种植。]、南瓜等作物,以降低水温。保持鳖池四周环境安静,即使换水亦尽量不发出
响声。
二、牛蛙
1、增加投饵[ ...]数量。随着温度的增高,牛蛙食量增大,7月~8月达最高峰,投饵数量也应逐渐增加,以避免饲养池发生弱肉强食现象。此时的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重的20%左右。
2、强化水质管理。夏季气温高水质易变坏,为保持牛蛙池水质清新,应视水质情况,经常加注新水。
3、做好遮*降温。在池塘中培植些菱藕等水生植物,池塘边栽种些葡萄、丝瓜等藤类植物,促使牛蛙快速生长。
4、加强防逃工作。夏季暴风暴雨多,牛蛙受惊后爬越障碍或掘洞逃跑,因此在这种天气要特别注意做好防逃工作。
5、及时清除敌害。建立巡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除蛇、鼠、猫等牛蛙的天敌。
6、抓好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2010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巍。]。每日要清洗饵料台,及时清除**变质的饵料。每半个月用漂**全池消毒1次,使池水浓度达1ppm。一旦发现牛蛙得病,应及早采取相应措施,以防疾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