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鲈盐碱地池塘养殖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模式

花鲈养殖一般可分为单养与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花鲈单养或以花鲈为主搭配常规鱼类的混养模式要求养殖技术较高、饲料充足且质量好、养殖水质清新、日常管理精细,养殖成本较高且风险较大。一般养殖户最好采取常规鱼类配养低密度花鲈的养殖方式。因为低密度混养花鲈不仅可以有效清除塘内野杂鱼[《杂鱼》网络小说,作者:叁拾伍,首发于起点中文网,现已完结。],而且由于混养的成本较低、风险较小、商品鱼经济价值较高,养殖效益较好。该模式花鲈的混养密度一般为20~50尾/亩,至7月中下旬一般可长至体长15厘米左右,当年可达到商品鱼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在充分利用池塘的野杂鱼(野杂鱼量不够时,可补充一些适当规格的低值花白鲢鱼种),在不另投饲的情况下,可产商品花鲈15~25千克/亩。

2.密切注意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与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

溶解氧是影响花鲈生长的重要因子,必须密切注意溶解氧的高低,在家鱼刚开始浮头[由于水域环境的变化,造成含氧量急剧下降,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浮在水面吞食空气,称之为浮头。]时花鲈已严重浮头并有个别死鱼现象发生。建议在花鲈养殖期间,尤其是在家鱼易浮头时期,注意观察,勤开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夜间后半夜应坚持开增氧机。水温对花鲈的生长也有较大影响,试验期间池塘由于长期干旱缺水,高温季节水位仅30~40厘米,当水温达到34℃时出现过花鲈死亡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水温偏高而出现死鱼情况,养殖花鲈时应选择加水便利、水位较深(干旱季节水位不低于1.0米)的池塘。

3.拉网[拉网·中国是中国领先的在线付费研究型社区,在网上接受调查的人,均可得到现金返回、积分累加等回报。]时应小心操作,并及时消毒

花鲈体质较娇嫩,在挑选分塘与拉网操作时必须十分小心,在操作过后还必须及时消毒。这一点千万不能大意。拉网后花鲈未及时消毒而直接入池,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了死鱼现象。

4.及时进行规格分选

花鲈为肉食性鱼类,有同类相残[同类相残是指同一类型的动物或者植物为了生存繁殖需要或者某种目的互相厮杀竞争的现象,这是一种特殊的捕食类型,捕食者与猎物通常是同一物种。]现象。在网箱进行强化培育时,由于密度相对较高,对饵料和空间的竞争会导致个体生长的差异,当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大鱼吃小鱼[《大鱼吃小鱼》游戏是目前在白领阶层非常流行的一款休闲类游戏,可以在网上在线游戏,同时也有单机版提供。]现象。在进行分选时发现一些花鲈个体体长已达12厘米,而一些个体仅4厘米左右,并观察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因此,在养殖时应及时进行规格分选,这样有利于提高花鲈的成活率,控制花鲈的出塘规格。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