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水草关系着河蟹养殖的成败,其具有饵料、遮*、降温、提供隐蔽场所等多种功能。相城区河蟹养殖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多种植伊乐藻[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原产美洲。],但伊乐藻不耐高温,夏季极易死亡腐烂、败坏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下面就伊乐藻的管护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作简要介绍。
1、3-4月份,池塘水位不易太深,不超过50㎝,这样确保伊乐藻能得到足够的光照,充分发挥水草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
2、5月份,水温逐渐上升至20℃以上,这是伊乐藻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旺盛期,这是必须及时清除多余的伊乐藻。当水草出现“出水”时,应采取交叉刈割或开通风道[通风道是通风管道的简称,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非金属管道。]的方式,割去伊乐藻上半部分,将其控制在水下10-500px处。
3、6-8月份是全年温度最高的季节,也是河蟹生长旺季,水位控制在80-2250px。高温季节提前加水[加水,将原来各水槽间的塑料软管换成钢管,在钢管和每个水槽正上方都安装一个防尘喷雾喷头,采用4个电磁阀供水,增大了供水量,使整套加水系统每个水槽出水口压力平衡。],提高水位,促进伊乐藻根部生长。在高温季节来临前,一方面可按“+”字或“米”字形连根拔除,以通过增加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的光照量来促进水草的光合作用,通过促进水体流动来增加水中溶氧,且方便投饵。如果出现全塘伊乐藻上浮[上浮指的是一种竖直向上的运动,如物体在液体里向上浮起来。],可用大网孔的网罩住水草,使其沉入水下,促进水草的新嫩枝生长。
4、添水或换水。应根据蟹池内的水位情况适时添加新水,一般每次加水数量为125px左右为宜,加水时,应缓慢加入,可以在池塘内布设2只以上水泵,使其向一个方向不断充水,促进池塘水体流动,不能一次加水过多。换水时应边排边注,使池水呈微流水状。
5、施肥。如果水草长势不好可能缺肥,需要适量施肥,但高温切忌施用有机肥,可以使用复合肥,如粒粒肥等,注意少量多次,防止水质无法控制。
6、定期调水。结合天气变化,在晴天定期使用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调节水质、改善底质,一般5月份前半月使用一次,6月-8月每7天使用一次,使水体透明度保持在750px左右。
7、及时捞除上浮水草。当水草的覆盖率在50%以上,于白天浮出水面,晚上沉到水下的水草,若发现其沉到水下后不再上浮,需及时捞除;若上浮水草无新根或新根呈黑色,应及时将其捞除。
8、把握割草[高产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其目的是取得饲养家畜的新鲜牧草,或将牧草刈割后加工调制成可以久贮的青贮草、半干贮草或干草饲养家畜,影响草层的植物学组成和再生草的产量。]时机。每次割草量不能过多,可以分点交叉割除,割草量最好控制在1/3以下;遇闷热天气,气压过低,可暂时不要割草,待天气和气压状况好转后再割;割草后应改良底质,防止水草割除时,搅动池水引起烂根而败坏水质,引起水体缺氧。
伊乐藻的养护主要是前期通过水位控制水草生长,中期及时割草,控制水温等。总之,伊乐藻的长势关系着全年养殖的成败,因此,养殖户要重视水草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