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条件
水泥池面积为10~20平方米,深度为1米左右,控制水位的深度为0.8米左右,形状长方形和圆、椭圆形均可。池底部光滑不能粗糙,或是池底用瓷砖铺平,池壁必须用水泥抹平光滑,排水口及排污口要有过滤纱窗。要求水源充足条件较好,水质清新,无污染、无含泥砂及有机物质,水质溶氧含量不低于6毫克/升,pH值6.8~8.5,氨氮含量不能超过0.06毫克/升。所用的水质必须严格经过80目左右过滤不带其它敌害生物。水源的温差变化不能超过5℃以上。
2、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刚孵化出膜的仔鱼期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体放养密度为8000尾左右;待鱼苗[也叫“鱼花”。]开始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外界营养发育完善约生长到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左右,鱼苗就必须进行分池培育小规格苗种,从1厘米长至3厘米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密度为4000尾左右;待鱼苗长至3厘米再进行分池培育,3厘米至5厘米左右鱼苗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2500尾左右。
3、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投喂
依据瓦氏黄颡鱼苗种阶段的生物特性及不同发育时期,必须采用不同的饵料及投喂方法进行饲养。混合营养转变外营养时,必须全部投喂蛋黄及活的生物饵料,待鱼苗全部摄食外界营养后,逐步开始以活饵料[ ...]及冰冻的生物饵料相结合投喂,随后全部投喂冰冻的生物饵料后逐步转化投喂人工配合饵料(蛋白质为42%~45%左右)。
投喂方法是根据鱼苗摄食特点和水温及鱼体的规格而定,通常采用少量多次[健身运动中,少量多次通常是指:使用小重量、小负荷进行较多次数的练习方法。]投喂,首先少量投喂待鱼苗集中后再增加投喂量,采用边吃边喂,冰冻饵料投喂后在水面逐步溶解鱼苗就不断摄食较易观察,观察到鱼不太摄食后就不再投喂。
人工配合饵料混合的团状投喂入池中待鱼苗摄食光后再投喂。其方法基本上是采用少量多次,边吃边喂的方法,该法既不浪费饵料,而又能保证所有的鱼苗均能摄食到饵料,生长规格整齐而不产生疾病。
鱼苗期投喂的人工配合饵料采用配制方法:鱼粉30%、蚕蛹粉10%、肉骨粉9%、肠渣粉8%、血粉8%、三等粉28%、植物油[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2.5%、粘合剂2.5%、维生素合剂1%、无机盐合剂1%。上述原粉除植物油外,其它部分均经过60目以上的机械加工成粉状后包装好备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