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养殖之鲺病防治技术



(1)病原日本鲺,肉眼可见。它具有一般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所没有的特点,即可牢固地附着在寄主[寄生(parasitism)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其中受害的一方就叫寄主,也称为宿主。]身上,又能随时地在水中[《水中》是作者微生。]自由游动。因此,可以任意从一个寄主转移到另一个寄主体上,随水流侵袭其他种类。

(2)症状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的体表[(1).仪表。]、鳍条、鳃等位置均可见鱼鲺。病鱼呈极度不安,在水中狂游或乱窜,食欲减弱,一段时间后鱼体瘦弱。

(3)危害及流行情况鲺的口器刺伤皮肤,同时会分泌毒液,对鱼体**性[cìjīxìng (1) [sting]∶讽刺、尖酸刻薄的话引起剧烈痛苦或精神**的性质 使他的责难不带**性的微笑 (2) [kick]∶产生显著的生理反应的能力 没有**性的酒 ...]较大,致病菌[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 ) 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也被称为病原微生物,其包括细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放线菌等。]乘机侵入体内,造成体表溃烂,加速死亡。3厘米以下的幼鱼体表寄生2~3只鱼鲺便会死亡,成鱼的抵抗能力要好一些。鲺病在广东等温暖地区,一年四季[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每个季节3个月。]均可流行;在江浙一带5~10月流行,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的18.8%,流域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5~8月流行。

(4)防治方法放养前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清塘,**水中鲺的虫卵。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