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针对传统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存在的氧债频发,底泥问题严重等现象,通威建立了一套先进可靠的“三一养殖工程模式[工程模式是一款支持android 1.5的系统安全类软件。]”。其模式核心为1种底改调水技术、1种均衡增氧技术、1种混养搭配措施。应用该模式可使底泥中的还原性物质快速**,同时把底泥中不易释放的营养盐[自从人们了解到海洋营养元素的存在之后,一直都在关注它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海洋环境科学得到快速发展,以海洋营养盐元素为对象的研究课题,成为海洋有机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释放到水体,提高水体中营养盐含量,既拆除池塘底泥“定时**”,又能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和自净力,从而提高花白鲢[白鲢,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Valenciennes, 1844),又叫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鲢属的一种鱼类,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产量,增加养殖效益。
案例一
以通威水产科技园[科技园,一般是指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园区。]两口1.4亩池塘作为试验塘与对照[对照,拼音为duì zhào,汉语词语,即把两种相差、相反、相关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差、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照,使之相反相成,以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特征,也称对比。]塘,试验塘采用活水机白天(8:00-18:00)10个小时搅动池底,对照塘不使用搅底设备。两个塘都配置2台1.5kw水车用于池塘增氧,主养鲫鱼,合理搭配花白[花白,读音为huā bái,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黑白混杂。]鲢,整个养殖周期进行常规养殖管理。
从收获和亩增产[增产是汉语词汇,读音zēng chǎn,解释为增加生产,增加产量。]情况来看,试验塘白鲢亩增产比对照塘高出58.64kg/亩,花鲢亩增产比对照塘高出36kg/亩,产量分别提高123%和60%。由于花白鲢售价与鱼苗价相同,分别为花鲢12元/kg,白鲢价6元/kg。两个池塘养殖效果对比,花白鲢的亩利润比对照塘共计增加783.8元/亩。
案例二
以通威水产科技园两口2.5亩和1.4亩池塘作为试验塘与对照塘,试验塘采用活水机全天24小时搅底,对照塘不使用搅底设备。试验塘配置1台1.5kw的水车和1台3kw的叶轮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对照塘配置2台1.5kw水车,主养鲫鱼,合理搭配花白鲢,养殖管理同上。
从收获和亩增产情况来看,试验塘白鲢亩增产比对照塘高出80.5kg/亩,花鲢和对照塘基本相同,而白鲢产量则提高170%,将近2倍。白鲢的亩利润比对照塘分别增加483元/亩,花鲢降低31.5元/亩,总计亩利润比对照塘增加451.5元/亩。
案例三
以通威水产科技园两口6亩池塘作为试验塘与对照塘,试验塘采用通威浮船式改底机抽取底泥抛洒到空中进行**,温度25℃以上的非*雨天每天10:00-16:00,间歇式[间歇式 intermittence-jianxieshi
]
开启总时长3h以上,温度25℃以下的非*雨天气,间歇式开启时间为2h以上,改底机运行面积约为池塘面积1/3。对照塘安装一台0.75kw的涌浪机。两口池塘都配置2台3kw的叶轮增氧机用于池塘增氧,主养鲤鱼,合理搭配花白鲢,精准管理同上。
从收获和亩增产情况来看,试验塘白鲢亩增产比对照塘高出57.5kg/亩,花鲢亩增产比对照塘高6.7kg/亩,白鲢产量比对照塘提高24%,花鲢产量提高约10%。白鲢的亩利润比对照塘增加345元/亩,花鲢提高80元/亩,总计亩利润比对照塘增加424.9元/亩。
小结
综合案例一、二、三花白鲢的增产效果,白鲢亩增产比对照塘平均增加65.5kg/亩,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393元/亩,花鲢亩增产比对照塘平均增加13.4kg/亩,提高经济效益160.8元/亩,合计增加经济效益553.8元/亩。由此可见,“三一养殖工程模式”的成功运用,对提高花白鲢产量和池塘养殖效益效果显著。
作者: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吴海庆、苏艳秋、罗国强、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