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在河蟹蜕壳期间应注意的五个方面问题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判断河蟹是否要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可采用以下方法:

  (1)检查河蟹体色[昆虫的颜色多数是由体壁和它的衍生物产生出来的,也有的来自不同的皮下组织或血液。]蜕壳前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黄褐色)多。而蜕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

  (2)看河蟹规格大小(以放养相同规格的蟹种为前提)蜕壳后壳长比蜕壳前增大20%,而体重比蜕壳前增长了近一倍。在生长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了体大、体色淡的河蟹,则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3)看池塘蜕壳区和浅滩处是否有蜕壳后的空蟹壳如发现有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4)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河蟹在蜕壳前不吃食。如发现这几天投饵后,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的剩余量大大增加,如未检查出蟹苗,则表明河蟹即将蜕壳。

  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每次蜕壳来临前,不仅要投含有蜕壳素的配合饲料,力求同步蜕壳,而且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数量,使动物性饵料比例占投饵总量的1/2以上,保持饵料的喜食和充足,以避免残食软壳蟹。

  (2)发现个别河蟹已蜕壳,可泼洒生石灰水[石灰水是指氢**钙的水溶液,浑浊的石灰水是石灰水中的氢**钙与二**碳反应产生沉淀。],每亩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7.5~12.5公斤,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

  (3)蜕壳期间,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

  (4)投饵区和蜕壳区必须严格分开,严禁在蜕壳区投放饵料,蜕壳区如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少,应增投水生植物,并保持安静。

  (5)清晨巡塘时,发现软壳蟹,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水涨足,能自由爬动后,才放回原池。



  作者:溧阳市[溧阳隶属于江苏常州市,地处长江三角州,属上海经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孙红辉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