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汉沽区大田镇一温棚精养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池塘,面积2.7亩,水深3米。钢梁支架覆膜保温,地热井水,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好,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6台。养殖罗非鱼为主,极少量白鲳(倒池剩余)。现存塘10万余尾,约合3.6万尾/亩,平均规格200克。自配料,多用低质原料,粗蛋白含量24%,一直添加“水产诱食酵母”(5袋/吨)。
客户经常杀虫[杀虫,全称杀虫脒,分子式为C10H13ClN2。]、消毒,长期使用抗菌药[凡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物质统称为抗菌药。],很少使用调水、解毒、改底、增氧产品。
2012年2月3日,客户反映这段时间罗非鱼一直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以往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有效,一般5~6天后死亡量能明显减少。但这次却持续了一个多月之久,多次使用抗生素死亡量也没有变化,一直每天死亡百十来条,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量也开始明显下降,此时每天摄食400~500斤,送检病鱼眼球轻微突出、充血,肠道微红,空肠空胃(见图1~3)。
建议连续内服[内服是汉语词汇,拼音nèi fú,出处《尚书·酒诰》。]“营养快线”(10袋/吨)+“利多精”(1桶/吨)+“鱼大四号”(10袋/吨)+“水产诱食酵母”(5袋/吨)。
2月4~11日,死亡量逐渐减少,摄食量也在上升。其间采取了拖底(潜水泵[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抽出底部污物)、杀虫、消毒等措施。反映杀虫、消毒后摄食量曾下降。(客户感到效果显著,其它温棚也开始按照这个方法内服)
2月16日,客户反映罗非鱼摄食明显增加,每天投喂量700多斤,罗非鱼死亡量明显下降,仅有零星死亡。;
2月23日,每天投喂量达800多斤,罗非鱼几乎没有死亡。
分析:1、天津地区用地热水温棚养殖罗非鱼和淡水白鲳放养量大、产量高,投喂低质量的自配料为主,发病率高,长期投喂抗菌药物,水质、底质问题突出,常常造成久治不愈的慢性细菌病死亡。发病特点是病程长,死亡量不大,投喂抗菌药无明显治疗效果。
2、对于这种慢性细菌病引起的持续少量死亡,通过内服保健,如多种维生素、有益菌、免疫调节剂等补充营养、改善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同时调节水环境,都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病例如果同时内服“LY-生命素”,促进鱼体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残留药物降解和同时调水、解毒、改底、增氧来改善水质环境,效果会更好。(利洋水产药店陶吉鸿提供2012.02.24)
在水产养殖环境中,有很多细菌都是条件致病菌,在水质变化和鱼类自身免疫降低时,这些细菌就会致病,在本病例中,客户经常杀虫、消毒,长期使用抗菌药,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使得疾病治疗的难度增加,本病例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内服保健药,提高罗非鱼自身的免疫力,从而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这样的处理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同时,如病例分析所说,若能辅以调水、解毒、改底、增氧来改善水质环境,维持水质环境稳定,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