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水世纪孝武大区唐尧
“唐工来了哈,你来看看,这昨天下风口突然出现这么多绿色的东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好的,汪师傅。我先帮你看看。”
“汪师傅,你的池塘是倒藻[所谓倒藻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的混浊之分),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了,下风口漂的都是死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
“原来是倒藻呀,这种藻类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了有毒不?”
“好的,我帮你用显微镜看看具体是那种藻类哈。”
。。。。。。
倒藻对于我们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来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倒藻有轻度和重度之分,不同的藻类倒藻有不同的颜色之分。具体的知识普及的并不是特别的多,那么就让我们来好好了解什么是倒藻。
一、常见的倒藻现象
倒藻现象有轻有重,但是其本质就是藻类老化死亡。最直观的现象就是水色变清、变红、浑浊,下风口出现一层绿色或红色等颜色的粘状物质。有的时候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所有的藻类都大量[基本信息 【词目】大量 【 拼音】dà liàng 【英译】[A flock of;A quantity of;Many;Mass;Great deal] -daliang
]
的死亡,表现的水变清。如果是黑色底质,水体就会映射成黑色;如果水体中有机质
[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较多或者浮游动物较多,水体就会呈现出浑浊的状态;倒藻时有时候有部分其他的藻类会大量繁殖起来,比如蓝藻
[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水体呈现蓝绿色)、甲藻
[甲藻是指具有双鞭毛的单细胞集合群植物,形状不定。](水体呈现红色)等。
藻类大量死亡后,水体产生氧气不足,同时死亡的藻类被细菌分解还要消耗氧气,所以养殖动物容易出现缺氧浮头等现象。水体缺氧时,水体中的废氮转化不完,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指标会上升,同时水体中二**碳也会累积,造成pH值降低。
二、镜检
[镜检是显微镜检查的简称。]藻类
平时定期镜检池塘水体中藻类结构和数量,做好培藻工作,预防倒藻。发生倒藻时对水体进行镜检,检查水体藻类结构及数量,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那么有哪些常见的藻类更容易发生倒藻呢?
A、隐藻
[隐藻的光合作用色素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等。]:含隐藻丰富的水体具有很高的生产力。隐藻为单细胞,大部分种类不具纤维素细胞壁,极易被消化吸收,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某些种类(如卵形隐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是水产养殖动物的天然优质饵料之一。
隐藻的缺点:隐藻的生长周期较短,容易发死亡,水色为灰褐色。
B、甲藻:喜欢生长在有机物质多、硬度大、微碱性的水体中。它们大量繁殖时,水呈红棕色俗称“红水”。
甲藻的缺点:甲藻大量繁殖时,使水体颜色变成红色、**或棕色。部分甲藻(如真蓝*甲藻)是某些养殖动物的优质饵料,但有些甲藻可分泌毒素,引起鱼类的神经麻木,代谢失调及呼吸障碍,最后导致死亡。嗜酸性卵甲藻能附在鱼身上,过寄生生活,吸收鱼体养料。
C、*藻
[*藻是古代原生动物眼虫的植物学名称,因为眼虫同时具有动物与植物两种特性,它是一种“原生动物”,但是同时,眼虫的细胞却又有含叶绿素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藻喜生长在有机质丰富、静止无流水的小水体中,并在营养充足时大量繁殖形成水华。*藻水华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0-35℃,生长期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尤以6、7、8、9月份生长最旺盛。
*藻的危害:*藻难消化,利用率低,鱼类不喜摄食;*藻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大,但是对水温突变很敏感,遇到极端天气温度突变,易大量死亡;*藻大量死亡时产生的*藻毒素对养殖动物产生毒害作用。
D、蓝藻:微囊藻(死亡后产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类生长)、螺旋藻(不易消化)、颤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项圈藻、鱼腥藻、微囊藻(易产生水华)。
蓝藻的危害:蓝藻在高温强光照的天气情况下,**在水体表层,吸收了大部分的阳光,并形成浮渣,在夜间大量耗氧;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时分泌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导致池塘中整体产生的溶解氧大幅降低,容易导致养殖动物缺氧死亡。蓝藻死亡后会产生羟氨或硫化氢,对水生动物有毒,引起养殖动物的大量死亡。
三、倒藻的原因
1.藻类老化:水体中有机质较多,藻类营养缺失或者营养失调。
2.天气变化:由于天气急剧变化,水体理化反应较大,藻类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死亡。夏季高温时,温度过高藻类不适应发生死亡。
3.管理不当:不当的杀虫、杀菌对藻类造成杀灭。
四、预防及处理思路
水产养殖不管是病害还是水质都是提倡以预防为主,合理的利用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及时加注新水,定期补肥补菌,预防藻类老化,预防倒藻。
当发生倒藻时,立即加注新水,开增氧机,如果倒藻严重或者是夜晚,则需要撒增氧药。同时防止藻类死亡产生的藻毒素对养殖动物造成影响,需要及时用有机酸(水博士)解毒。倒藻严重的还需要防止水质变化带来的应激反应,外泼维生素类(抗激灵)。天晴时补渔肥(活肥)把产氧的藻类培养起来,同时补菌(黄金益菌素B型)配合增氧调节水质指标和分解有机质。
养鱼先养水,水好鱼才好。定期镜检藻类,对池塘整体把控,认真观察水质,对倒藻say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