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泥鳅对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越冬期长达2个~3个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水深的意思是水体的自由断面到其河床面的垂直距离,是水文特征值之一。]1.5米以上,使水温在2℃~8℃之间。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沟内,并用稻草[稻草,中药名。]铺设在鱼沟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沟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水蛭[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可刺入人畜皮肤吸血,并有释放**剂,因此不易被宿主察觉。]:水温降至10℃以下时,水蛭钻入潮湿疏松靠水面的泥土中越冬,也有少数在水池淤泥中越冬。一旦水蛭进入越冬状态,应禁止人、畜入池搅动,以免破坏水蛭越冬环境。为防止温度偏低,造成越冬层冰冻[该片故事基于《安徒生童话》改编而成,讲述了公主安娜(克里斯汀·贝尔配音)和喜爱冒险的山民克里斯托弗(乔纳森·格罗夫配音)以及一只驯鹿、会说话的雪人一起踏上北上冒险的路程,而他们冒险之旅的目的是为了解除-bingdong],可以在越冬区域内覆盖一层水生植物保暖。水面结冰,应经常破冰,保持水中有足够的溶氧。
育珠蚌:池水温降到10℃以下,河蚌的心脏博动频率小,滤水量、耗氧量[耗氧量为每升水中在一定条件下被**剂**时消耗的**剂量,折算为氧的毫克数表示还原性物质。]、摄食量明显减少,几乎停止生长。此时不宜再向池中施有机肥料,以免堆积导致不完全分解而产生大量毒害物质。手术蚌和幼蚌宜深入池底越冬。刚做手术的蚌则不宜沉入池底,否则,会使手术伤口遭污染,引起烂片、烂膜。蚌是耐低温动物,但如果遭受冰冻也会引起死亡,所以冬季运蚌、捕蚌和植片手术时勿让蚌受冻。
稚鳖:应将池水加深至8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左右,池顶覆盖竹帘,竹帘上再铺一层20厘米~30厘米厚的稻草保温。
牛蛙:当牛蛙进入冬眠[冬眠也叫“冬蛰”。]状态后,要注意保持越冬池安静。牛蛙冬眠期间主要靠皮肤呼吸,耗氧量较低,水中的氧气完全可以满足牛蛙越冬的需求。越冬池水温不能降到0℃以下,水深应不低于1.5米。
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黄鳝越冬方法有两种。一是带水越冬,一般留水深10厘米~20厘米,在水温6℃以下时,黄鳝可潜入池底泥土洞*深处越冬。水面冰层还可起保暖作用,气温较高时,黄鳝能在白天出洞呼吸和捕食。二是排水越冬,即越冬前将池水排干,保持池内土壤湿润,在严寒冰冻天气到来之前,在池面上盖一层稻草、草包等物保暖防冻。应注意,黄鳝在冬眠期间,尽管处于休眠状态,但仍然有微弱的呼吸,因此鳝池上不宜堆积重物。
蟹种:越冬蟹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均匀,肢体完整,无病无伤,每亩水面放养75千克~100千克。越冬期间,保持水深1.5米以上,以维持较高的水温,若水位过浅,须及时补水,防止蟹种被冻伤、冻死。若水质过肥,要及时更换新水,防止蟹种因缺氧窒息死亡。越冬期间如遇天气晴暖,水温在4℃以上,蟹种会少量摄食,可投喂少量切碎的小杂鱼、虾、蚌肉等,补充其体内营养,防止蟹种因体内养分消耗过大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