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防逃防盗对策


秋风起,蟹脚痒。9-11月是大闸蟹[大闸蟹一般指的是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学名:Eriocheir sinensis),也称上海毛蟹,俗名大闸蟹或河蟹,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朝鲜半岛至中国福建沿海河口地区的小型蟹种。]成熟的季节,也是蟹农们收获的季节。为防止成熟大闸蟹上岸活动逃跑或被盗,蟹农们要加强管理,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好防逃防盗工作,以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修建围网等防逃设备。蟹塘周围提前用塑料板[塑料板: 塑料板就是用塑料做成板材,塑料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自由改变形体样式。]、厚农膜等材料建造防逃围墙,选取的材料要光滑无褶皱,使大闸蟹没有攀爬的落脚点[落脚点是一个词语,指的是落脚之处,也指目的、目的地。];围墙的高度不能低于60厘米;蟹农要加强对围墙的观察,对破损的地方要及时修补。

2、加强对池塘巡查。秋季大闸蟹性腺成熟之后为了满足其体内外渗透压[对于两侧水溶液浓度不同的半透膜,为了阻止水从低浓度一侧渗透到高浓度一侧而在高浓度一侧施加的最小额外压强称为渗透压。]平衡,开始生殖洄游[生殖洄游又称产卵洄游。]。蟹农要加强对蟹塘的巡查,特别是霜降前后、刮西北风或下雨时,大闸蟹活动频繁,蟹农要掌握规律及时捕捞,防止管理疏忽成逃蟹现象。

3、加强蟹塘投食。蟹农要根据水温、天气等情况,合理确定投饲量和投食次数,蟹塘中要保证小鱼、植物饵料等供应,防止大闸蟹因为饥饿而逃跑。

蟹季养殖户要加强管理,及时捕捞,防止逃蟹、偷蟹;根据市场行情多渠道销售,取得利益最大化。



作者:相城区[相城区,是江苏省苏州市下辖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朱晓晨[朱晓晨是中国的一个人物,于1937年出生,也是小说《冬天的蜻蜓》主人公。]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