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卵的室外孵化房和孵化场孵化


1.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房孵化:在目前情况下,要保持恒温、恒湿条件下的孵化比较困难,不易普及。故可因陋就简,根据孵化的三项条件在室外[室外,读音shì wài,汉语词语,指露天场所。]建造简易的孵化场所孵化房进行孵化。

建造孵化房,应选择地势较高、向阳背风、排水条件良好,且离产卵场近、便于管理的地方。面积根据孵化鳖卵的数量而定,一般4~10平方米为宜。孵化房坐北朝南,墙高1.5米左右,屋顶架设钢筋棚架或木质檀条,上盖塑料薄膜[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帆布或苇席的活动天棚。室内地面向南倾斜[歌曲《倾斜》是林忆莲演唱的一首粤语劲歌,由伦永亮编曲,林振强作词,1990年8月1日,由华纳唱片发行。]5~10度,以利采光、吸温和排水。最底层铺1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厚的碎石或粗沙做滤水层,上铺30~50厘米厚的细沙[细沙是一种中药。]。在最低处设一个或数个水缸,缸口与细沙面相平,缸内装2/3的清水,以备后期采集稚鳖。房内留出人行道,以便进行管理。四壁要有窗口和通气孔,墙基要设有排水孔。孵化房按要求准备好后,即可进行孵化。将采集的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动物极朝上,按2厘米左右的间隙在沙面上排放好,上面覆盖2厘米厚的细沙,按上法依次排列第2层、第3层,最多可排放3层,最上面覆盖2~5厘米厚的细沙。

2.室外孵化场孵化:根据孵化所需要的三项基本条件,在室外应选择比较安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方便管理的地方建立简易孵化场。面积根据孵化卵的数量而定。孵化场要建成半地上、半**,池壁[池壁一词,原意为水池侧壁,英文是chebee。]高35厘米、池底向滤水孔的一端倾斜(防积水),为南北长、东西宽的长方形[长方形,数学术语,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水泥池,也可直接用砖砌成。池壁上边要高出地平面5~10厘米。池周围设5~10厘米宽的小水沟,以防蚂蚁进入孵化场。滤水孔要建于孵化场底部最低的一端,并向外部倾斜。在东西两端的池壁上用木板或用砖石水泥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人字形山墙状,或北高南低的斜墙状,顶部用木料架一东西向的横梁,两边用木架框镶玻璃做成窗户状,向南北两侧倾斜或只向南倾斜,并以活页将玻璃窗和木梁连接起来,可上下打开关闭。也可在木梁上方搭塑料薄膜。

这种小屋形孵化场结构,关闭时既可防雨,又可保温保湿,打开时又可通风降温。其面积不宜过大,面积过大不便操作管理。也可建成长方形孵化池。

孵化池建成后,底部铺3厘米厚、粒径[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径(grain size)”,又称“粒度”或者“直径”。]为0.5~1厘米不规则的圆形小卵石;其上铺1~2厘米厚、粒径为2~3毫米的粗沙;第三层再铺1~2厘米厚、粒径为0.5~0.6毫米的细沙,含水量[含水量是**实际含水多少的指标,**孔隙中所含的水重量(Gw)与干燥岩土重量(Gs)的比值,重量含水量(Wg);岩土含水的体积(Vw)与包括空隙在内的岩土体积(V)的比值,称为体积含水量(Ww)。]10%左右。以上所铺的沙子,铺前都要用20毫克/升的漂**溶液消毒或煮沸消毒,以防细菌感染而影响孵化率。把采来经检查过的受精卵,动物极朝上依次排列在细沙上,在卵上盖一层厚1~2厘米、粒径2~3毫米的粗沙,粗沙上再盖一层5~7厘米厚、粒径为0.6毫米的细沙,沙子含水量为10%~15%(即手捏成团、松手散开)。排卵时每天的卵排在一起,插上标签,写上日期和卵的个数。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