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网围培育一龄草鱼种


  一、网围区的选择。网围区要求水流比较畅通,光照条件好、风浪较小、水草覆盖率达到80%,水底平坦、淤泥较少,常年水深在1.3~1.7米的水域。网围区周围要无污染源,无污水流入。水域水质清爽、溶氧丰富、PH值7.0~8.5,水草以苦草、轮叶黑藻等种类为主。
  二、围网[围网作业是根据捕捞对象集群的特性,利用长带形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鱼群,采用围捕或结合围张、围拖等方式,迫使鱼群集中于取鱼部或网囊,从而达到捕捞目的。]设置。用3米长的竹竿作支架,栽插下20~35cm深,间隔2~3米一根,采用聚乙烯密眼网作网围网片[网片是用于煤矿护顶、隧道、桥梁建设、路基网筋、建筑工地的建筑材料。],网目30~40目,网高2.5米左右,在最高水位时网要高出水面20~30cm,网底纲用卵石作沉子,入泥30cm左右,平时上纲露出水面50cm,网围面积适水域情况而定,以10~50亩为宜。为防风浪的袭击,竹竿应充分固定,或在一旁另设支柱支撑。
  三、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投放[投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tóu fàng,是指用甩、撒的办法放置。]前后的技术措施。
  1.在夏花投放前15天,充分除野,去除杂草,可采用电力除去野杂鱼,然后用夏花鱼种网分片拉网数次,尽可能除去其中野杂鱼类。
  2.鱼种入水前10天在围网中增殖小浮萍[浮萍(Lemna minor),为浮萍科浮萍属水生植物,别称青萍、田萍、浮萍草。],每亩投放25公斤小浮萍,初期可从浅水区或网围内一角开始,逐步扩展浮萍面积,为夏花入水备足适口饵料。
  3.鱼种入水前1~2天用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加90%晶体敌百虫按1.25ppm的浓度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网片边缘1~2次,进行水体和网片的消毒。
  4.夏花鱼种投放应选择晴天无风天气,水温在20℃左右,投放时间宜在早晨或上午9时进行。投放时运输鱼种水温与湖水温差要小于2℃,否则要先缓慢加水过渡,使温差降低,鱼种须用2%的食盐水消毒5分钟后再投放。
  5.夏花投放规格宜较大为好,规格6~7cm,亩放3000尾左右,投放鱼种中花白鲢应占20%左右。
  四、饲养管理。
  1.投饵[ ...]:搭好精、青饲料台,根据围网面积及长度,每隔100米用竹框固定一个青料台,每10亩设一个,精料[精料是词语,拼音jīngliào,释义为精细的饲料。]台每10亩可设1~2个,鱼种入水后1~5天开始大量摄食,精料以米糠、麦麸和饼类为主,有条件的可喂配合颗粒饵料(可驯化投饵),投喂量按夏花体重的1%,青料则以小浮萍为主,视情况酌情投喂。生长中后期,每日投饵2次:上午9时以投青料为主,如嫩旱草、水草,下午4食左右待青料吃完后再次投精料,投量视鱼的吃食情况而定,以2小时内吃完为准。
  2.防病:夏花入水后7~10天在网边及食场周围用漂**或溴氯海因泼洒一次,网边有青苔可用硫酸铜溶液沿网边泼洒一次,养殖中视情况每月泼洒生石灰水一次,或用漂**、溴氯海因等泼洒。7~8月份可在精料中加入大蒜、食盐等制成药饵投喂,以防止病害发生。
  3.根据鱼的生长,适时控制水草面积,注意湖水水位的升降,以防止水位过高造成逃鱼。备好化学增氧剂或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以便在气压低、无风缺氧的情况下及时增氧。
  4.及时打捞死鱼、残饵、剩草、杂物等,定期检查网片、严防逃鱼,经常涮洗网片,畅流水流。
  五、起捕鱼种。10月底,湖水水位下降,可采取分片拉网或集中诱食方式分次起捕。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