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服务,2011,28(4):504,510责任编辑胡先祥赉任校对胡先祥
泥鳅小水体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关键技术
[亦称“关键动作”。]任建敏
(安徽省界首市陶庙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界首236510)
摘要从苗种培育、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养成鳅、病害防治
[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捕捞和泥鳅运输
[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5个方面总结了泥鳅水体养殖关键技术。
关键词泥鳅;水体;养殖
中图分类号$96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8421(2011)04—540一Ol
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为100~250m2,池深0.7~1
富,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m,池塘可以是水泥池,也可是土池。土池池壁需用砖、石块
品之一。近几年界首市泥鳅养殖发展迅速,2008年全市连片砌成,或用三合土捶紧,池底需夯紧,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
养殖面积仅2.67hm,2009年达到8hm,2010年突破了20池底铺人20—30cm的肥泥。进出水口用铁丝或塑料网拦
hm。笔者将泥鳅的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治以及捕住,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
捞、运输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2.2培水与放种池塘按苗种培育方法清塘消毒,池水深
1苗种培育保持30~50cm,并施人猪粪等有机肥培育水质,用量为
1.1池塘条件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m。2000~3000kg/hm。待药性消失、池水转肥后,即可投放鳅
为宜,池深4o~60cm,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种,3~4cm的鳅种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为50~60Jg_Vm,有流水条件的
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cm可适当增加。
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2.3饲养管理在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须增
1.2清塘培水鳅苗下池前10d,用生石灰2000—3000加投喂蛆虫、蚯蚓、蚌肉、鱼粉、小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
kg,/hm带水清塘消毒。消毒后施腐熟的人畜粪4500~性饲料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以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类等植物性饲料,或人工配
6000kg/hm2作基肥培水,池水加至30cm。待水色变绿,透合饲料。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
明度l5~20cm后,即可投放鳅苗。5%~10%。投饲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水温
1.3苗种放养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饲养3~5d,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0~30~C是摄食的适温范
体长7inln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能自由平泳,此围,25~27~C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C或低于15℃以及雷雨
时可下池进人苗种培育阶段。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天可不投饲。此外,还应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
1000尾/In2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透明度控制在l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当水温达
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30~C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
和提高成活率。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注入新水。冬季要
1.4饲养管理刚下池的鳅苗对饲料有较强的选择性,因增加池水深度,并可在池角施入牛粪、猪粪等厩肥,以提高水
而需培育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用50目标准筛过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滤后,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3病害防治
饲料。鳅苗体长达到1cm时,已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体泥鳅的病害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用煮熟的糠、麸、玉米粉、麦粉等植3.1水霉病
物性饲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每3.1.1症状。病鳅体表附着白色毛状水霉菌。此病多发生
日3~4次。同时,在饲料中逐步增加配合饲料的比重,使之于水温较低时期,当鱼体受伤时极易感染。
逐渐适应人工配合饲料。饲料应投放在离池底5cm左右的3.1.2防治办法。①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
食台上,切忌撒投。初期日投饲量为鳅苗总体重的2%~伤;②用4%食盐水浸洗病鳅5~10min。
5%,后期8%~10%。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肥料,可施3.2烂鳍病
鸡、鸭粪等有机肥,用编织袋装入浸于水中,每次用量约0.53.2.1症状。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门周围充血、溃烂,
k瑚;还可追施化肥,水温较低时可施***2g/m,水温尾鳍、胸鳍发自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
较高时可施尿素2.5g/m2。平时应做好水质管理,及时加注红斑。
新水,调节水质。当饲养1个多月,鳅苗体长达3~4cm,开3.2.2防治办法。①1g/m。漂**全池泼洒
[【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或0.1g/m3
始有钻泥习性时即可转人成鳅养殖。呋喃唑酮全池泼洒;②用20g/m的呋喃那斯溶液浸洗病鱼
2池塘养成鳅15~20min,或按0.04%呋喃那斯拌入饲料连喂3d。
2.1池塘建设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3.3寄生虫病
3.3.1症状。病鳅体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
作者简介任建敏(1977一),女,安徽界首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水产体表黏液增多。多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寄生虫所致。
养殖技术工作。
收稿日期2011-03-02(下转第5lO页)
(上接第5o4页)4捕捞
3.3.2防治办法。①用0.7g/in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4.1冲水法将捕捞工具放在进水口,然后放水进池。泥
合剂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②用0.5g/m鳅受流水**,逆水上游,群集于进水口附近。此时将预先
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可防治三代虫病。设好的网具拉起,便可将泥鳅捕获。
3.4白身红环病4.2诱捕法把煮熟的牛、羊骨头或炒制的麦麸等诱饵放
3.4.1症状。病鳅身体呈灰白色,出现红色环纹。此病因在网具或鱼笼中,用其香味引来泥鳅。
泥鳅捕捉后长期蓄养所致。4.3干塘法冬季水温降至15—12qC时,泥鳅就会钻人池
3.4.2防治办法。①鳅种放养时用5g/m孑L雀石绿溶液塘底泥中,只能干塘捕捉。先把水排干,将池塘划成若干块,
浸洗l5~20min;②O.2~0.3g/m’孔雀石绿全池泼洒;③中间挖排水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便于捕捉。
将病鳅移人静水池中暂养一段时间。5泥鳅的运输
3.S气泡病运输泥鳅多为鲜活销售,如运输不当易导致死亡,造成
3.5.1症状。病鳅鱼苗浮于水面。因水中氧气或其他气损失。可用鱼篓运输,每只鱼篓装泥鳅25kg,装运时在鱼篓
体含量过多而引起,主要危害鱼苗。底部铺上塑料薄膜,加水2~2.5kg,然后放入活泥鳅;运输
3.5.2防治办法。①食盐60~90khm全池泼洒;②立即冲途中,每隔1.5h加1次水,可确保泥鳅鲜活。大量运输可采
人清水或黄泥浆水;③及时清除池中**物,不施用未发酵的用活鱼运输车加冰运输,效果更佳。
肥料。同时,掌握好投饵量和施肥量,防止水质恶化。参考文献
3.6敌害清除蛇、蛙、乌鳢、水蜈蚣等敌害生物。[1]周丽斌,顾明,朱建瑜,等.泥鳅的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2olo(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