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螃蟹苗养殖(放养技术)


  阳澄湖[又名阳城湖。]大闸蟹[大闸蟹一般指的是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学名:Eriocheir sinensis),也称上海毛蟹,俗名大闸蟹或河蟹,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朝鲜半岛至中国福建沿海河口地区的小型蟹种。]蟹苗[春季是养蟹的关键时期,蟹苗的选择和投放决定着年终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是否科学,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前提条件之一。生产上对大闸蟹蟹苗种总的要求是:数量充足、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为了达到以上四点要求,在阳澄湖大闸蟹蟹苗养殖中须抓好四关:

  阳澄湖大闸蟹蟹苗养殖时的质量关:培育幼蟹用人工繁殖的蟹苗。质量要求:体质健壮、活泼,手抓一把轻捏成团,松手后能迅速散开逃逸。经过淡化,规格整齐,每公斤14-16万只左右。培育蟹种用V期幼蟹,质量要求:体色呈青灰色;肢体完整,无伤无病、附肢齐全;幼蟹弄翻后能立即翻正并能迅速爬行,反应灵活。

  阳澄湖大闸蟹蟹苗养殖时的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关:蟹种下塘时,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病原菌带入。消毒的药物很多,如用高锰酸钾50毫克/升消毒2分钟即可;用福尔马林15ppm浸洗19分钟,最后不要直接下塘。蟹种到达池口后,先将蟹苗箱放入池水中浸泡2—3分钟,再放在岸边20分钟左右,反复2—3次,避免蟹种因突然吸水而胀死。

  阳澄湖大闸蟹蟹苗养殖的密度关:因大闸蟹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密度与塘的环境条件、饲料投喂、水质管理、饲养技术有关,所以要合理的放养,放养密度适当,个体发育[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组织分化和**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整齐,增重倍数大;放养密度过大,个体发育慢,增重倍数小。个体大小悬殊,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低,规格偏小。正确的放养密度:以池塘精养为例,当年养成上市蟹亩放1300—1500只;一龄扣蟹1000—1200只/亩(规格在200—360只/公斤);规格在160—240只/kg亩放养量800-]000只;规格在100—200只/kg,亩放养量700—800只。如是其他水系品种由于回捕率低,所以应在前面放养量的基础上增加20%,如果是蟹鱼虾、鱼蟹混养,则应对混养鱼的种类、数量、规格严格控制,尤其不能放危害鱼种的鱼类,如黑鱼鲤鱼、青鱼等,但可适量放养鲢、鳙鱼以及少量的草、鳊鱼,放养量控制在500尾/亩。

  阳澄湖大闸蟹蟹苗养殖的时间关:冬前冬后放养,正冬不放,一般越冬后的蟹种3月份放为最好,水温达10℃时,投放最适宜,若放大眼幼体则宜在5月上旬或中旬放养。温度高、生长快、成活率高。另外注意阳澄湖大闸蟹蟹苗放养须在晴天进行。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