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成鱼池塘主养技术是将传统池塘养鱼[养鱼的鱼缸最好是长方形或是圆形的,不规则形或是三角形的鱼缸不要采用,养鱼的鱼缸摆放的高度不宜过高,水平面的位置最好不要超过一般人心脏的高度,因为从中医学角度讲,人的心脏属火,鱼缸有水,水克火于人不利。]技术与配合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养鱼新技术相结合进行科学饲养管理。
1.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控制
(1)定期注水
放养前期,每隔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20~30厘米。高温季节常注新水,保持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肥、活、嫩、爽,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为25~35厘米。
(2)水质调节
主要是控制池水呈微碱性状态,使池水pH值为6.5~8.5之间。其方法是4~11月,每月每亩用25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3)适量施肥
按照“追肥及时[及时,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í shí。],少施勤施”原则。当池水透明度超过35厘米时,就要及时追施少量肥料。用量:有机肥,每亩每天50~100千克,连续3~5天;化肥,每亩用尿素2.5千克或碳酸氢铵7.5千克加水溶解后泼洒全池。
2.科学喂养
(1)饲料选择
以团头鲂专用硬颗粒或彭化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喂一定量的青饲料[青饲料(也叫青绿饲料、绿饲料),是指可以用作饲料的植物新鲜茎叶,因富含叶绿素而得名。]。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要求达到30%~32%;青饲料要求新鲜、清洁、优质、无毒、适口性好,如种植黑麦草[黑麦草(学名:Lolium perenne L.)多年生植物,秆高30-90厘米,基部节上生根质软。]、杂交狼尾草[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 Spreng. ),俗名:大狗尾草、戾草、光明草[湖南.江西]、稂、童粱、孟、狼尾、董蓈、宿田翁、守田、狼茅、小芒草、狗尾草、者鼠-langweicao]等。
(2)科学投喂: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四定技术投饵,让鱼吃鲜、吃好、吃匀、吃足,快速生长。其投饲量依存塘鱼数量(不包括滤食性的鲢、鳙鱼)和相应投饲率而定,并注意饲料适口性。如3~5月鱼体小投喂“希望”牌601号料,投饲率为3%;6~9月份鱼体逐渐长大宜选602、603号配合饲料,投饲率为4%~6%;10月份以后鱼体大天气变凉喂603号,投饲率为2.5%以下。在整个养殖期间辅喂青饲料,11月至翌年5月份辅喂黑麦草,6月至10月辅喂杂交狼尾草。
(3)喂鱼方法:每天9:00、11:00、14:00、16:00定点、定时撒喂四次,饲料投于放置食台(离水面60~80厘米)的水面上。投饲前先敲桶,略等片刻,再用手撒2~3把饲料于食台上,如此反复,每次驯化45分钟,每天四次,5~6天即可使鱼群集上浮水面抢食习惯。以后也是边敲边投,投饲量依据一定投饲率灵活掌握,并以抢食饲料的鱼由多变少为宜,这样既可减少饲料浪费又能让大小鱼基本吃饱。
3.日常管理
(1)加强管护:一是做到“三勤”,即勤巡塘、勤捞残饵杂草、勤捞病鱼死鱼。一般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观察水质肥瘦、有无缺氧及鱼类活动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二是及时开机增氧,防止鱼类浮头与泛池。从夏季开始,一般每天清晨开增氧机2~3小时,*雨天从下半夜开机到天亮。三是及时灌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四是加强鱼塘看管,防止偷鱼、钓鱼,夜间适当增加巡逻次数。
(2)及时捕捞:从9月份开始将每尾达到0.5千克鲢、鳙、鲤鱼和0.4千克团头鲂以及达到苗种规格的草鱼种及时轮捕上市,适时调整池塘储存量,确保后期鱼类快速生长。
(3)检查与记录:每隔15~20天抽查鱼的长势,算出饲料系数并对下一阶段喂养管理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要做好有关记录,主要记载养鱼的日期、天气、放养情况、投饵施肥、鱼病防治、水质调控、捕捞销售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