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浓”即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较低,往往在10cm以内,水色[水色是由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及浮游生物的存在形成。]浓绿或暗黑呈酱油色(见图1),以晴天下午较为常见,pH值往往较高,镜检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鞭毛藻类过多,以隐藻、膝口藻、囊*藻、*甲藻等为主。早期的水色清爽,肥度适中,后期显微镜下观察藻类活力差,运动较慢,表现为藻类老化接近死亡的倒藻状态,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下风口水色浓绿发黑,出现绿幔子(见图2)或油膜等现象。
图1水浓严重的水体水色发黑
图2水浓时幔子大量漂浮
图3镜检下的膝口藻
一、水浓水体的特点
湖北地区水浓的水体中主要是鞭毛藻类,鞭毛藻类具有以下特点:
1、喜高温,往往在7、8、9月份大量繁殖,高温期光照足,温度适宜,藻类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强,繁殖加快,生长旺盛。
2、喜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多的水体,有机质为藻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满足了其生长需要。
3、喜氮含量高的池塘,尤其是经常使用化肥的池塘更易大量繁殖,大多数化肥氮含量过高,尤其是尿素和碳铵。
4、鞭毛藻能运动,池塘很容易出现“云朵水”、“云雾水”等水华,下风口出现“绿幔子”。
5、具有趋光性,晴天上午水色比较淡,透明度较高,下午水色很浓,透明度降低。
6、既能提高溶氧也能降低溶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白天光合作用产氧能力强,晚上呼吸作用耗氧能力也强;二是晴天产氧能力强,*雨天耗氧能力也强。鱼表现为早上吃食[吃食,指食物;特指饭菜。]差,下午吃食好。
二、水过浓的危害
1、摄食变差,早期和中期,鱼吃食较好,水浓后吃食变差或不吃,主要原因是藻类老化,产氧能力减弱,池塘耗氧增加,氧债积累所致。
2、池塘缺氧,鱼易浮头泛塘,池塘老化、淤泥厚,底泥溶氧低,氨氮、**酸盐、甲烷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升高,造成鱼类中毒缺氧,轻则缺氧浮头不吃食,重则发病死鱼。
3、藻类单一,鞭毛藻类过多,易形成优势种群,藻类处于老化阶段,白天产氧能力减弱,夜间耗氧能力增强,造成水体极不稳定,鱼应激反应增强,体质下降,易出现细菌病、寄生虫病等问题。
4、池塘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氮素积累转化不出去,导致池塘物质循环受阻,影响浮游植物种群的繁殖。
三、调控措施
1、彻底清塘,留有少量淤泥,减少底泥过厚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2、晴天中午及时开增氧机,有利于[有利于是指对某人或某一事物有利处,能起到帮助与促进的作用。]池塘物质循环、及早偿还氧债。
3、定期向池塘中补充微生态制剂如“利菌多”、“三环活力源”,有利于净水、爽水。
4、定期使用“福地安”改底,控制池塘富营养化导致的底臭缺氧问题。
5、慎用杀菌、杀虫药,视情况局部使用,避免用量过大而破坏了水生生物链,倒藻缺氧导致泛塘。
6、大多数藻类是白鲢的优质天然饵料,适当提升白鲢的放养数量,有利于调节水质,稳定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