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在蜕壳期的管理要点


1、及时观察,确认河蟹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
(1)河蟹养殖期间,要加强对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的巡视工作,主要是多看池塘蜕壳区、浅水的水草边和浅滩处是否有河蟹蜕壳后的空壳。如发现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2)检查[检查的英文名称为Check, 定义为为验证航空器其功能是否符合经批准的标准而进行的工作。]河蟹体色[昆虫的颜色多数是由体壁和它的衍生物产生出来的,也有的来自不同的皮下组织或血液。]。蜕壳前的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腹甲,是龟壳腹甲破裂,应该立即用双氧水清洗伤口,然后涂抹抗生素药品进行防腐。]水锈[水锈就是水垢。]多,而蜕壳后,河蟹体色淡,腹甲无水锈,步足柔软。
(3)看河蟹规格大小。河蟹蜕壳后壳长比蜕壳前增大20%左右,而体重比蜕壳前增大了近一倍。在河蟹生长例行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个体大、体色淡的河蟹,表明河蟹已经开始蜕壳了。
(4)检查河蟹吃食[吃食,指食物;特指饭菜。]情况。河蟹总是在蜕壳前几天吃食迅猛,主要是为后边的蜕壳提供足够的能量,但是到了蜕壳前一两天,河蟹基本上不吃食。如发现近几天投喂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剩余量有所增加,检查无蟹病发生,则表明河蟹有可能即将蜕壳。

2.河蟹蜕壳时期的管理事项
河蟹在蜕壳的进程中和刚蜕壳不久,尚无抵御敌害的能力,因此养殖过程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做好蜕壳时的保护工作。
(1)为河蟹蜕壳提供良好的环境,给予其适宜的水温、隐蔽场所和充足的溶氧,池水不可灌得太多,因为水位深,蟹体承受压力大,增加河蟹蜕壳的困难,所以在建池时留出一定面积的浅水区,或适当留一定的坡比,以供河蟹蜕壳。
(2)投喂区和蜕壳区必须严格化分,严禁在蜕壳区投放饲料,蜕壳区如果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少,应增投水生植物,并保持安静。
(3)为便于加强蜕壳管理工作,蜕壳来临前,在饲料中添加快佳钙或快补配合肝胆康和高稳易还原VC或汉宝水产专用VC,保证大部分的河蟹以良好的体质同步蜕壳,而且有必要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数量,使动物饲料比例占总量的1/2以上,保持饲料的喜食度和充足,以避免残食软壳蟹。
(4)河蟹蜕壳时喜欢在安静的地方或者隐蔽的地方,因而在大批量河蟹蜕壳时,需有足够的水草,可以临时提供一些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水浮等作为蜕壳场所,减少投喂,减少人为干扰,并保持安静,应尽量少让人进入池内,也少用捞网打苗检查,注意家禽鹅、鸭等、进入培育池,惊扰河蟹蜕壳,甚至引起死亡。
(5)蜕壳期间,保持水位稳定,经常用超浓缩PSB调节水质,一般不需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
(6)发现蜕壳时,需加强巡塘检查力度。清晨巡塘时,如发现软壳蟹,可以检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足水份膨胀后,自由爬动时,放入原池塘。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收取刚蜕壳的河蟹换个池塘专养。
(7)河蟹在蜕壳后蟹壳[蟹壳,中药名。]较软,需要稳定的环境,此时不能施肥、换水,饲料的投喂量也要减少,以观察为准。待蟹壳变硬,体能恢复后出来大量活动,沿池边寻食时,可以大量投喂,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高稳易还原VC+VE或新酶肽VC配合新酶肽免疫多糖和水产专用消化酶,同时定期外泼优力钙配合解毒应激灵,增加河蟹抗应激作用,强化河蟹的营养,促进生长。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