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防控懒蟹的形成


  在蟹种放养前期,由于池塘环境、水温、水质因子的变化,蟹会栖居洞*里或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丛中,不肯出来活动和觅食[觅食是动物生存行为中的一种基本方式,指动物到处搜寻食物吃。],体色深黑,甲壳硬,生长缓慢,慢慢的就成了“懒蟹”。
 
  一水体溶氧量太低:
 
  河蟹要求每升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以上。当每升水中溶氧量低于3毫克时,河蟹会上岸栖息。时间一长,它就在岸上洞*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建议使用:氨基肥肽+碧水硅藻旺肥水培藻,稳定水体,提高溶氧。
 
  二是养殖水位变动频繁:
 
  养殖水位时高时低,有的河蟹在水位上升时打洞*居,水位下降后来不及向下迁徙,只得长期居于洞中。建议前期少量换水,保持水位稳定。
 
  三、池中缺乏水草、附着物[附着物是依附于不动产且分离后不能发挥效用的物。]
 
  河蟹有攀附和隐居的习性,在有水草、芦苇的池塘,白天和夜间均能观察到有大量的仔幼蟹攀附在水草、芦苇,甚至竹筒、草袋上等处觅食和玩耍。如果水中缺少这些附着物,就会有部分河蟹离水上岸,使之*居的机会增多,产生懒蟹的机会便增加了。建议前期合理种植水草。
 
  四、是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投喂不均匀:
 
  河蟹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不均匀,部分河蟹觅不到饵料,久而久之,这部分河蟹就缩在洞里,不肯出来觅食。建议:饵料投喂充足,做到均匀投喂,可使用维康高稳vc+维康*(3~5亩)全池泼洒,増强体质,补充营养与能量。
 
  五、水质变化:
 
  1.前期使用过多无机肥料[无机肥料亦称“化学肥料”。](尿素、磷肥),使氨氮、**酸盐增加,影响摄食出现懒蟹。建议:碧水源+攻底**净;
 
  2.ph:水体碱度过高,影响摄食活动,形成懒蟹。建议:氨基金解霸(或解毒王)+生态活水素。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