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越冬和病害防治的成果介绍

1、成效

广东省茂名市[茂名,广东省辖下的一个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东毗**,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鉴江流域水利工程管理局渔场从2000~2004年间,每年秋季就开始通过认真抓好淡水[淡水即含盐量小于0.]白鲳[白鲳属白鲳科,为经济鱼类,栖息深度在10-30公尺左右,体近圆形,侧扁而高,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防护技术措施及加强越冬期间的疾病防治措施,使越冬结束后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达93%以上,并在这几年间越冬时没有发生鱼病大流行,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

2、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对淡水白鲳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越冬的影响

淡水白鲳是热带性鱼类,不耐低温。据多年养殖观察,水温低于16℃时,摄食逐渐减少,18℃以上摄食正常。水温降到10℃处于昏迷状态,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是由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纂和维护的天文学专业名词数据库。]过长,会因冻伤感染疾病而死亡。在水温为8℃的池塘里淡水白鲳不能存活。

3、鱼病防治对越冬淡水白鲳鱼[鲳鱼,别名有镜鱼、平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白昌(《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叉片鱼(江苏、浙江)等。]种的影响

淡水白鲳鱼种越冬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但由于越冬期间水温降低,鱼种消耗大,摄食减少,体质变差,加上越冬池塘的鱼密度大,鱼种很容易发生和传染各种疾病,管理跟不上,则常会导致大量死鱼。因此,造成淡水白鲳越冬成活率差的主要原因是鱼病所致,而非冻死。

4、体会

根据多年养殖经验体会到,健壮的淡水白鲳鱼种苗当水温降至12℃,持续时间不长,不至于死亡,但若要保证越冬及越冬后鱼种有良好体质,则应将越冬池塘水温控制在24~30℃。同时,采取以“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上的“预防为主”方针,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是预防事故的最有效措施。],综合治疗”的方针,积极做好鱼病预防措施,综合加强饲养管理,会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治疗上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不可拖到大量鱼种被感染才采取行动,那样会贻误治疗的最好时机,而且在鱼病防治中多使用中草药,减少鱼药残留,保证鱼体健康生长。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