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鱼[中文里有许多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产业规模做大之后,随之而来的病害[植物体发育**、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加州鲈鱼常见的病害及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供参考。
加州鲈鱼产业规模做大之后,随之而来的病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病害问题引发的养殖失败,甚至让一些养户转养其他品种。“这两年加州鲈鱼养殖面积减少,部分原因就是病害问题。”顺德地区的部分养殖户如此反映。
加州鲈鱼主要是两类病害,一是虫害,二是细菌性疾病。在鱼苗期,容易发生车轮虫、杯体虫,大鱼期间斜管虫(季节性出现)、车轮虫、孢子虫虫害。细菌性疾病则主要是出血病、肠炎病、烂身病和烂鳃病。其中烂身病在每年的12月份至翌年的4月份较为常见,危害对象以成鱼为主,损伤后的鱼很容易引发此病,全塘鱼发病率高达80%,但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不高,主要是影响鱼的商品价值。而烂鳃病终年都有发生,20℃以上时开始流行,流行的最适水温为28~35℃,不论鱼种或成鱼阶段均可发生。除了虫害和细菌性疾病外,近年新出现另两种新的疾病,即烂尾病和疑似诺卡氏菌[诺卡氏菌病,又称*卡氏菌,结节病。]病。据顺德区[顺德区是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有关专家鉴定,初步确定烂尾病主要是**感染引起,同时并发病原细菌综合感染所致,发病死亡率高达40%以上。而疑似诺卡氏菌病流行季节较长,从5月至11月均有发生,发病高峰在6~9月,水温23~32℃,发病呈慢性型。根据养殖户反映,最近两年烂身病和孢子虫害常常并发,比较难治疗。
加州鲈烂身病
加州鲈烂鳃病
疑似诺卡氏菌病
因此,建议在养殖过程中做好鱼病综合防治工作:
1、鱼种放养前可进行药浴
(1)用3%~5%食盐水浸浴15分钟左右后再下塘,可防车轮虫等疾病。
(2)用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即1000公斤水加15~20克高锰酸钾)浸浴15分钟左右,可防原生动物寄生虫的寄生。
2、定期泼洒药物
可用0.7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或灭虫精等灭虫剂杀虫,然后用二**氯
[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等杀菌剂消毒。
每次拉网后对鱼体会有所损伤,应用0.2毫克/升的二**氯泼洒消毒。平时发现池水过肥、水质恶化时,适当泼洒生石灰。
3、定期口服药饵
从6月份开始,每月一次,将药物拌入加州鲈鱼饲料,3~5天为一个疗程。土霉素每天5~10克/50公斤鱼。另外,经常添加水产专用维生素,可提高抗病力。
另外,在加州鲈鱼的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方面,顺德区乐从镇的养殖户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值得参考和学习:
首先是把好种苗
[种苗就是指种子播种发芽后,一般生长到2对真叶,以长到丰满盘为标准,到适合移植到其它环境生长幼小植株。]关。在购买加州鲈种苗时不买打激素繁育出来的种苗,一定要选自然繁殖的种苗;而且在购买种苗时要先了解种苗场的亲本来源,选择不同地方亲鱼交配繁殖出来的种苗,一定不要近亲繁殖的种苗,种苗质量好,减少了感染疾病的机会。
其次是把好饲料关。一般在高温季节会在冰鲜鱼中定期添加**素,这样可以增强鱼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
第三是把好水质关。重视水质调节,每年养殖前一定要清塘、毒塘。并定期杀虫,而且选用无公害的杀虫药物,如碘制剂等。低温季节每月杀一次虫,高温季节每月杀两次虫。杀虫时能把过多的水蛛杀掉,池塘里藻类便长得很,有利于光合作用,保持水质稳定。
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借鉴这些经验,从环境、饲料、种苗等各方面去做好病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