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好坏直接影响到河蟹等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水质管理是河蟹等水产品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取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

河蟹养殖前期水质管理的九个注意点

  河蟹养殖前期是指3-5月,河蟹刚放苗,此阶段水温低、投饵少,重点工作是选择健壮蟹苗、栽培水草

[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

、培养水质。

  一、水质管理

  河蟹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养殖过程要保持水质清新。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mg/L,pH值7.0-8.5,氨氮浓度0.2-0.5mg/L,透明度30左右。

  1、及时调节水位

  3-5月份水深掌握在0.5-0.6m,特别要注意河蟹蜕壳期间应保持水位的稳定。注意换新水,换水后可用解毒

[解毒 中医名词。]

护水宝进行解毒、抗应激。

  2、池塘肥水

[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

  种植水草前,需要池塘肥水。由于前期水温低,施基肥一般选用优质的有机肥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

或氨基酸

[氨基酸是羧酸碳**上的氢**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团。]

肥与复合肥

[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配合使用

[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

,肥效好、持续时间长。可用高效生物有机肥或氨基酸肥水素肥水,配合复合肥使用,效果更佳,使池水呈现“肥、活、嫩、爽”。

  若是老塘口,应先补充部分新鲜水源,并补充部分钙等矿物元素后,再进行肥水。

  之后根据水质情况使用有机肥进行追肥。

  3、调控水质

建议每10-15天使用一次EM菌、浓缩芽孢杆菌,水色以黄褐色、蛋绿色为主,使池塘形成有益菌群,促进水生动物的新陈代谢,降低水中氨氮、**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稳定水质。

  4、栽培和保护水草

  水草是河蟹脱壳的重要遮蔽物,所以水草栽培的好坏也关系到河蟹的产量。种植水草后要及时关注水草的生长,春季水草的覆盖率为池塘的20-30%。若水草量不够应及时补种;若长势不好应及时关注。

  二、水质管理中常见问题

  1、春季水温低,如何肥水?

  答:通常在年后放苗时水温较低、光照弱、天气变化无常,肥水特别困难。

  ①选择晴天上午,添加5-10cm新鲜含藻水。

  ②使用解毒护水宝300-500毫升/亩.米解毒和降解重金属

[重金属:相对密度在5以上的金属,称作重金属。]

,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③施基肥:使用高效生物有机肥进行肥水,每亩水深1米用1-2kg。

  ④追肥:可使用氨基酸肥水素液,配合EM菌使用,进行追肥培藻。

  2、放苗初期,浮游动物较多如何解决?

  答:浮游动物较多时,杀虫后使用解毒护水宝300-500毫升/亩.米,全池泼洒氨基酸肥水素0.5-1公斤/亩.米。

  3、出现泥皮怎么办?

  答:泥皮在池塘中主要附生在底泥表面,呈蓝绿、绿褐、黄褐等颜色,主要种类为蓝藻、硅藻和绿藻等,大型的丝状绿藻(青泥苔)也附生在池底。水温一升高,这些死亡的藻类尸体与底泥一起浮出水面,成为许多片状浮泥。分解时容易造成缺氧,并且容易产生很多有毒物质。

  解决方法:

  ①在泥皮集中生长处,使用力健1000g/亩.米,视情况酌情加减;

  ②第二天全池泼洒解毒护水宝300-500ml/亩.米;

  ③第三天EM菌500ml//亩.米+肥水膏2kg/亩.米。

  4、出现青苔怎么办?

  答:①如果青苔量小,可适当提高水位,用氨基酸肥水素进行肥水,每亩水深1米用0.5kg。如果青苔太多,可先用人工尽可能捞干净后,再采取上述方法处理,安全且效果明显。

  ②若使用药物杀青苔,使用药物后需用解毒护水宝500毫升/亩.米解毒。

  5、水草不长怎么办?

  答:①更换部分新水;

  ②补充部分矿物质元素;

  ③使用颗粒肥料。

  6、河蟹养殖前期解毒如何办?

  答:①若重金属高,使用EDTA二钠络合重金属;

  ②若进水中农药残留超标,使用解毒护水宝1kg/亩.米+维生素C;

  ③若水体中残氯超标,使用解毒护水宝1kg/亩.米;

  ④日常使用氨基酸肥水素0.5kg/亩.米

  7、河蟹养殖前期体表有污物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答:河蟹体表污物主要为纤毛虫、丝状藻。

杀虫后使用解毒护水宝300ml/亩.米。

  8、养殖前期河蟹磨爪如何解决?

  答:受弧菌感染,河蟹爪端发黑腐烂,严重可致死。

使用底安泰200g/亩.米。

  9、河蟹养殖前期水体混浊怎么办?

  答:因水体缺乏藻类,水体悬浮物

[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 )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

多易造成水体混浊,过多的悬浮物会大量吸附肥料,水产动物极易滋生虫害,严重危害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

  解决方法:

  ①引入5-10厘米新水;

  ②使用151底改1kg/亩.米;

  ③使用EM菌500g/亩.米+氨基酸肥水素1kg/亩.米。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