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
欢迎各位来到《老潘说蟹》节目现场,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潘!离过年越来越近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在这里提前给各位蟹友拜个年:祝大家新年快乐!今晚这篇文章应该也是《老潘说蟹》栏目年前最后一篇文章了,坚持了这么久也该给自己放个假啦!大家伙也是一样的,辛苦一年了。过年大家就应该好好陪陪家人,好好放松一下,哈哈!
既然是年前最后一篇文章那我肯定不能给你们玩虚的,直接给你们一些可以明年养殖实战的干货,其实呢!在“养蟹者说”上面的文章从来都没有玩虚的,所有的文章肯定对一部分朋友是很有帮助的。所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塘口进苗后,想培养[培养(péi yǎng),意思是指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和繁殖,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点光合细菌[细菌(学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用用?那我们具体该如何操作呢?说实话,把袋装光合菌买回家,会培养才划算的,方法很重要,不要乱来啊,否则会没有效果的哈!下面就跟着老潘来扒一扒吧!
一、工具:塑料瓶[塑料瓶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或玻璃瓶[我国自古就有玻璃瓶,过去学界认为玻璃器在古代十分稀少,故应该只有少数统治阶级才可能拥有及使用。])培养
(1)塑料瓶(玻璃瓶)的选择
培养光合细菌的容器可选用塘口各种废弃的白色透光塑料瓶或玻璃瓶,如可乐瓶、矿泉水瓶、酒瓶、各种饮料瓶以及盛装食用油、酒等的塑料壶,容积大小从0.5L到10L以上皆可使用。使用前,用洗衣粉将容器清洗干净,太阳晒干后备用。
(2)肥养基制作办法:
先把黄豆(2.5斤)泡好,打成粗浆
然后用红糖1斤加5公斤温水,倒入豆浆内。同时用2公斤复合肥,用红糖水浸2天,一起渗拌好,最后用时拌1公斤黄腐酸钾。
(3)将自制培养剂全部倒入50kg洁净水中,并搅拌使之溶解,为培养液[培养液又称:植物培养液,常用户水培植物的营养供给。]种水。
(4)将培养液分别倒入塑料瓶(玻璃瓶)内,装至整个容积的80%。
(5)向盛有培养液的塑料瓶(玻璃瓶)内加入菌种[用于发酵过程作为活细胞催化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接入量按1:10(菌种1:培养液5)为佳,即50kg培养液中,需加入5kg菌种液。然后将容器口封住,盖上盖子。
(6)置已接种光合细菌的培养液于室外阳光下培养,3~4天即可培养成功。若晚上或*处能用100瓦白炽灯[白炽灯(Incandescent Lamp,Incandescent light bulb)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补充光照,效果更好。
(7)将培养好的菌液投入使用塘口中进行肥水补藻。
二、土池培养
在塘口边挖一个深0.5米,面积5-10平方米大小的土池。将池底整平,铺上一整块大的塑料布,然后向池内注入洁净水。计算水体积,并加入相应份量的培养剂和光合菌液。在阳光下照射培养,一般4~5天即可培养成功。如需再培养,只需向池内添加一定量水和培养基[培养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即可连续再培养。此法培养中,菌种接种比例要相当大一些,要加入水量1/3的菌种。
三、塑料袋[塑料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装其他物品。]培养
塑料袋选用装桂鱼苗用的、不漏气的、强度较高的塑料袋。然后按比例向袋中加入一定量的洁净水、培养基和菌种。将袋口捆牢,在阳光下照射培养。一般4~5天即可培养成功。
5、注意事项
(1)培养用水的处理
天然水[natural water 构成自然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水相的总称。]中大量存在各种各样的细菌,为了保证光合细菌的纯度,防止杂菌的大量繁殖,在进行光合细菌培养前,应对天然水作相应的处理。根据水源的不同,分别处理如下:
含氯的自来水[自来水,是指水厂将江河、湖泊的淡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净水工序,最后由机泵通过输配水管道供给用户的水。]:
含有余氯的自来水中,各种杂菌很少,但因含有余氯,接种光合细菌后,对光合细菌菌种也存在杀灭作用,因此,在接种光合细菌前,必须将自来水曝气2~3天,或用硫代硫酸钠[代硫酸钠,又名次亚硫酸钠、大苏打、海波(来源于其别名 sodium hyposulfite)。]3~10ppm泼洒(根据余氯含量决定用量),消除水中的余氯。
池塘、河流、湖泊或其它天然水:
①将水烧热煮开,**后即可使用。
②可向水中使用蟹虾强氯精20ppm,24小时后,再用20ppm的硫代硫酸钠消除余氯。
(2)光照
夏季气温过高、光射过强的情况下,可在培养池(桶、瓶)等上方覆盖遮阳网。光射不足或为了加快培养速度,可在白天或夜间用白炽灯补充光射。
(3)菌种量
为了加快培养速度、减少杂菌数量,可以通过增加光合细菌菌种用量来达到目的。在实际培养过程中,菌种使用量一般在20~50%进行调整。
好了,今晚《老潘说蟹》栏目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明年“养蟹者说”公众平台会增加一个栏目——《蟹讯速递》,图案见下图咯!
该栏目将在年后全年**各大养殖区一些塘口出现的情况,届时我们也会给出相应的塘口问题解决方案,你们也可以将你们塘口情况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我们,这样有利于我们对各个养殖地区出现的情况能够提前有一个预判!
千万不容错过,敬请关注咯!
2017年养蟹路上,你不孤单,你我同在!
最后,祝各位蟹友新年快乐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