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病原,指病因。]
病原系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
二、症状
病鳗体瘦,在水流缓慢处顺水游动,不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体色变浅,鳃盖膜水肿、充血,鳃瓣膜水肿,色变浅,鳃丝呈烂鳃症状。严重时头部下颚及胸鳍、臀鳍充血,腹部膨胀,皮肤发红,*门红肿外突。解剖可见腹腔出现血水,内脏**肿大,肝脏苍白色,胆囊**或无色,肾脏、脾脏发褐。
三、流行与危害
该病主要是在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中发生,传染能力强,传染速度快,引起的死亡率高,给养殖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黑仔鳗和幼鳗发病率高,成鳗发病较低。主要在春末、夏、秋季节流行,冬季较少发病。
四、预防与治疗
1.预防:夏季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稳定,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投饵量适宜,勿使鳗鲡过量摄食,定期使用一些水质改良剂[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改良水质,定期使用水体消毒剂控制病原体数量。
2.治疗
①食盐0.5~0.7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和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3~6毫克/升,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天。
②土霉素20~30毫克/升或氟苯尼考5~8毫克/升浸泡病鳗24~36小时后换水,重新加药,连续处理2次。以上处理的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连续投喂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