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讲,河蟹必须在浅水[浅水(CV:渡边明乃) 《魔女之刃》人物之一 为捕获Witch Blade而选出的第二代新人类,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环境下才能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特别是在仔蟹[仔蟹:大眼幼体蜕皮后变成蟹形小蟹,其雌雄外观,此时的小蟹称为仔蟹 ...]阶段,蜕壳频率高,耗氧大,因此必须要求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清新、溶氧条件好的浅水环境。采用同一批蟹苗[春季是养蟹的关键时期,蟹苗的选择和投放决定着年终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在同样的水质、密度和饵料条件下,进行不同水深[水深的意思是水体的自由断面到其河床面的垂直距离,是水文特征值之一。]试验(表5),河蟹在仔蟹培育阶段最适的水层是10~3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而80厘米以上,仔蟹则不蜕壳,全部死亡。
表5不同水深仔蟹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试验
栖息水深5厘米10厘米30厘米40厘米80厘米
蟹苗养至Ⅲ期仔蟹成活率26.1%53.3%50%26.6%0
但在生产上,池塘水位太浅,水温、水质容易突变,也不利于仔蟹的生存。因此,为了稳定水质,仔蟹培育池的平均水深应保持50~80厘米,同时池内种植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沉水植物[沉水植物(submergedplants )是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和漂浮植物),人为创造一个浅水环境,以便仔蟹栖息、生长和蜕壳。此外,在下暴雨前应适当加深水位,防止水质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