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池养殖黄颡鱼技术经验总结



一、鱼池:利用规格为9.5米×9.8米×1.5米的水泥池作为试验池,有充氧设备和遮阳网[遮阳网又称遮光网,是近10余年来推广的一种最新型的农、渔、牧业、防风、盖土等专用的保护覆盖材料。]。如自流排水系统尚未配套,可静水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二、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放养购进黄颡鱼鱼种3000尾,140尾/公斤,平均[平均,一致,统一。]体长6.8厘米,平均体重7.27克。个体均匀,体质健壮。平均投放鱼种32.2尾/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鱼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消毒5—10分钟(注意鱼的反应)。

三、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管理:根据黄颡鱼的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习性、活动规律,每日早晚投喂2次。饲料使用配合饲料,粗蛋白38%—40%,手工投喂,投喂时间约20分钟。日投饵[ ...]量参照理论投饵率表,同时根据黄颡鱼摄食情况和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变化做适当调整。

饲养期间,每天早晚观察黄颡鱼活动情况、摄食情况,每天测量水温,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换水量,定期测量体长、体重。

水温达到20℃以上时,每周用溴氯海因0.3×10-6消毒1次。在整个养殖期间,除初期因长途运输有少量死亡外,中后期极少死亡。最后测试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达到98%。

四、结果:经过185天饲养,黄颡鱼产量达229.6公斤,2943尾,平均体重78克,出产成鱼2.47公斤/平方米(折合亩产成鱼1642公斤),饵料系数1.54,成活率98%。

五、效益分析:经核算,去除成本,按黄颡鱼批发价计算,获利折成每亩10338元。

六、小结:黄颡鱼是目前淡水养殖中少有的高效品种之一。种用水泥池养殖黄颡鱼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是能够充分发挥集约化养殖的优势,水体小,密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二是水质易于调控管理,疾病容易发现、控制;三是高投入、高产出,平均每平方米投入58.5元,产出74元,投入产出比为1:1.26,具有很高的回报率;四是黄颡鱼养殖在技术上易于掌握,可在有条件的地区大面积推广。如能实现自流排水,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