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丁[约翰·巴丁 (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 ,威斯康星州人。]鱼又称淡水鲨鱼、**鲨、八珍鱼、水晶巴丁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东南亚(Southeast Asia)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一带如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的内陆江河湖泊中,是东南亚一带经济性状优良的著名的淡水养殖高产鱼类之一。
1、由于巴丁鱼人工繁殖的受精率[标准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指受精蛋数占入孵蛋数的比例, 一般95%以上。]并不太高,因此,人工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及时清除人工鱼巢[鱼巢,也叫鱼窝。]上附着的死卵,避免未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污染水质。因为受精效果良好的卵粒黏性很强,会十分牢固的黏附在人工鱼巢上,而未受精的卵则很容易从鱼巢上脱落,因此可以采用刷洗鱼巢的方法去除未受精卵,再移入孵化池中进行人工孵化。
2、不可将受精卵放入“老水[老水就是鱼池(缸)中清洁而呈嫩绿色、绿色、老绿色或绿褐色的水的统称。]”中孵化,也不可将“老水”中产的卵直接移入新水孵化池中孵化,要在移入孵化池之前用清水漂洗几次,以免把“老水”中含有的藻类等带入孵化池而在受精卵上继续大量繁殖,影响孵化水质和卵的呼吸,造成鱼卵的大量死亡。
3、当鱼苗[也叫“鱼花”。]刚刚孵出以后,不要立刻将鱼巢取出,困为它们暂时需要附着在上面,如果取出鱼巢,鱼苗则会沉入水底,因为巴丁鱼各个**发育不完全且喜欢聚堆,加之水底溶氧较低,很容易造成鱼苗大批量的缺氧死亡。
4、鱼苗孵出3~4天后,卵黄已经被吸收,各个**基本发育完全,鱼苗可平游摄食时即可转入苗种培育阶段。此时,鱼苗口裂也已经完全张开,卵黄囊已经基本吸收完毕,水温适宜的条件下,体长可达到7.5毫米,可在水中做平游运动,并开始摄食。这个阶段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应该投喂开口饵料以提高成活率。有时仔鱼[仔鱼,别称凤尾鱼,俗称“子鲚”,学名“凤鲚”,属名贵的经济鱼类,因其尾部分叉形状像凤凰的尾巴,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因缺少食物而互相撕咬而造成伤亡,生产上要注意仔鱼开口时应适时投喂开口饵料,以避免此类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