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期间河蟹养殖户怎样防止小绿蟹的产生


所谓小绿蟹,就是养到年底的当龄幼蟹,个体达到性成熟,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特征都与绿蟹相似。小绿蟹不能作为蟹种放在成蟹塘里继续饲养,这是因为小绿蟹性腺[性腺主要指男性的**、女性的卵巢。]已经成熟,其寿命比正常幼蟹缩短一半左右,到翌年春天3~5月即逐渐死亡。

一、小绿蟹产生的原因

1、温度过高。幼蟹的代谢水平与水温密切相关,当水温长时间过高时,其代谢水平就高,需求的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就多,当幼蟹摄入的营养物质超出自身的生长需求,多余的营养物质就会输送到性腺,导致幼蟹性早熟[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

2、营养过剩[生命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物极必反。]。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料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饲料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水平高,这就使幼蟹肝脏体积迅速增大,并加速向性腺转化,以贮存多余的营养物质。于是便出现生长快、个体大的蟹种性腺早熟现象。

二、预防产生小绿蟹的措施

1、降温。一是加深池水。高温期间,将池水加深到1.2~1.5米,只有池水有了一定的深度,河蟹生活的底层水温才会降下来;二是种植水草。在蟹种培育池中放养水葫芦[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小浮萍,在池塘较深的一端种植伊乐藻[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原产美洲。]、金鱼藻[金鱼藻(学名:Ceratophyllum demersum L.)是金鱼藻科金鱼藻属、多年生草本的沉水性水生植物,别名细草、软草、鱼草。]、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沉水植物(submergedplants )是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以此降低水温;

2、控食。幼蟹养殖中、后期应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如发现饲养中期幼蟹生长太快,则应少投或不投精饲料[精饲料又称精料,是相对于粗饲料而言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养分含量多的一类饲料。],幼蟹以池内种植的水生植物为食。高温季节要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

在高温期间培育蟹种,如果降温和控食两项措施都落实到位,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小绿蟹的产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