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里五种常见有害藻类介绍及防除方法


  在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养殖中,往往会产生大量有害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造成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恶化,影响鱼类生长,甚至引起鱼中毒死亡。现将池塘中几种有害藻类的防除[防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fáng chú,是指预防和消除(害虫等)...]方法介绍如下:

1、水绵、双星藻、转板藻[转板藻是双星藻科转板藻属的一种植物。](俗称青泥苔):防除方法是每亩水塘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10千克制成溶液[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但须注意的是杀灭大量有害藻类后,死亡的藻类腐烂易造成池塘水质变坏,导致水体严重缺氧。因此,杀灭藻类期间应注意水质变化,以便及时注入新水[新水,读音(xīn shuǐ),汉语词语,一般是指新汲之水或春水。]或采取增氧措施。

2、多甲藻[甲藻是指具有双鞭毛的单细胞集合群植物,形状不定。]、*甲藻(俗称红水):防除方法是在温度变化大的季节,应注意经常换水,调节水质。红水发生后,每亩水塘可用生石灰15千克制成溶液全池泼洒,以提高水中的pH值,促使这些藻类死亡,然后换进新水。也可用浓度为每升0.7毫克的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溶液全池泼洒,2天后再换进1/3的新水。

3、铜绿微囊藻,水花微囊藻(俗称铜绿水):防除方法是可用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0.7克硫酸铜,遍洒在藻体上,另外,撒施生石灰也可清除这些藻类的危害。

4、卵甲藻:防除方法是每立方米池水可用生石灰10~20克遍洒,也可调节水质pH值至7.5以上。对发病池,则必须用浓度为每立方米池水150克的生石灰彻底清塘后再使用。

5、水网藻:防除方法是在放养鱼种前用生石灰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的水体用量为7.5千克。发生该藻时,可用浓度为每升1.5毫克的硫酸铜溶液泼洒池塘水面。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