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由于水质污染、种质退化等原因导致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业面临巨大考验,而河蟹养殖作为国内比较成熟的养殖品种之一,为何却能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其单位面积投资较少,养殖周期较短,且精细化管理程度相对较低。主产区的江苏地区养殖面积[养殖面积是投放鱼苗鱼种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的水面面积。]稳中有升,尤其在洪泽湖[洪泽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地区,近几年养殖面积扩大的同时,也由早期的粗放养殖、追求产量、养殖小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河蟹为主的模式转向精细化,在高产量的同时,尽量提升规格。虽然该地区依然以小规格河蟹养殖为主,但随着河蟹养殖技术的逐年提高,养殖户对科学养殖的理念的追求愈加强烈。本人在洪泽湖地区从事河蟹养殖技术指导的工作多年,总结了部分经验,下面就将春季河蟹池塘养殖管理的要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一、河蟹池塘水位控制
池塘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池塘水温、底温、透明度以及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的生长等,早期控住好水位相当关键。春季放苗后水位要求在30-60cm左右,浅水放养的做法并不可取。较高水位既能有效平衡昼夜的水温差,减少河蟹疾病发生机率,又可以有效的起到避光作用,为河蟹首次脱壳营造比较适宜的环境,同时还可扩大水体空间,防止溶氧不足。
二、放苗前的水质调节
在放苗前就要把水质调解好,对提高苗种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有着极大的利好作用。在放苗的前一周,做好消毒,解毒和肥水工作,尤其是早期肥水,最为重要,由于温度较低,肥水较为困难,建议使用“渔水旺·速肥型”肥水,其好处在于:1、促进水中有益藻类迅速繁殖,为早期蟹类生长提供营养和生物饵料,提高苗种成活率。2、改善水体营养状况和水色,达到肥、活、嫩、爽状态,抑制青苔生长。3、保持水质平衡,增加水体溶解氧,促进河蟹健康生长。4、可以有效的促进水草生长,维持池塘水环境平衡。
三、栽种水草
1、水草种类:选择[我们每天都被五花八门的广告和巧舌如簧的营销人员搞得晕头转向;被时尚潮流牵着鼻子走,***严重透支;苦苦挣扎于数不清的经济新闻和理财建议中,投资收益一塌糊涂;买来一本又一本自助类书籍,指望从中学会塑身美-xuanze]2-3个优势种类,浮水性植物和沉水性植物相结合,避免单一,例如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浮萍、水花生等。
2、覆盖面积:前期为20%左右,中、后期覆盖面积60-70%。合理栽种水草、控制水草的长势,中后期水草多的时候要适时割除或“打头”。
3、空间分布:在池塘的东西向上规划几条“水道”,方便风浪形成,促进水和空气的物质交换。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养殖过程中水草的管理,确保水体有一定的透明度,保草护草,防止水草挂脏。
四、螺蛳的放养
螺蛳能为河蟹提供优质动物性饵料,并能有效遏制底质恶化和水质恶化。但投放太多容易造成水质清瘦,青苔大量繁殖。可在清明前,每亩放螺300-400斤,然后在6-7月第二次再放300-400斤,一般前放稍多,节后略少。也可以连续多次,遵循少量多次。
五、种苗的选择。
苗种的选择尤为重要,养殖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苗种的选择。苗种要选择健壮体质好的,具体要求如下:
1、亲蟹规格雌蟹150g以上,雄蟹100g以上;产地应从不同地点、多批次、纯淡水湖收购的二秋龄以上长江水系河蟹。
2、选择摄食能力强、颜色一致、规格整齐、游泳速度快并呈均匀分布的苗种。
3、选择晴天,气温比较适合时放苗,注意交通工具的选择,避免长时间的颠簸,从苗种塘以最快最稳的方式送到养殖塘。
六、河蟹的病害防治
河蟹养殖需要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河蟹养殖塘防病主要有以下几点:
1、蟹种下塘第一次脱壳后,全面使用杀虫药并消毒。要选择有国家批号的药品,如“硫酸锌粉”、“聚维酮碘溶液”等。
2、河蟹每次脱壳前后,适时使用“钙天力+免疫专用”补钙,补充微量元素,促进脱壳生长。
3、进入5月份,河蟹吃食开始旺盛,此时可适当添加部分内服产品,主要以保肝、维生素等为主,尽量避免抗生素的使用。
4、进入5-6月份,投喂量增多,底质容易受到污染,需要坚持改底。每隔15天左右改一次底,生物性改底与化学性改底相结合,推荐使用“底益净系列”改底。
七、饵料的管理
饵料的选择,以新鲜的动物性饵料为主,单纯靠玉米、南瓜等粗粮是难以提高河蟹规格的,需要适当投喂杂鱼。如果投喂饲料,最好选择信得过企业生产的饲料。投喂时要按照“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最好投放在水-岸交接处。自配饲料的,需要及时补充河蟹复合营养促进剂和脱壳素,并确保荤素搭配合理。
八、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及混养技术
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混养技术也是养殖过程中关键因素,合理的搭配模式,能为河蟹养殖带来更高的效益。从单一的河蟹品种养殖到以河蟹养殖为主,搭配其他品种混养,已经成为趋势,可搭配的品种有鳜鱼、青虾、花白鲢、草鱼等。搭配品种数量、规格和放养时间也相当重要。一般3月份亩放养优质蟹种1000-1200只,春虾放养青虾3万尾每亩,秋虾亩放养4万尾;鳜鱼亩放10-12尾(规格7-8厘米)。这样可以达到一个良好的放养密度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