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黄颡鱼的养殖技术



江黄[江黄又称江黄城。]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个体[通常是数字的名称,或者是某个物体的计量单位。]最大的种类。通常个体在250克左右,最大个体达1公斤以上。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骨刺,历来属优质高档河鲜,深受消费者[消费者,从法律意义上讲,消费者应该是为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欢迎。现广州市场每公斤市价60元以上,商品供不应求。长期以来,江黄颡鱼上市一直依赖天然捕捞[捕捞是汉语词汇,拼音bǔ lāo,意思是捕捉捞取鱼类和其他水产经济动物。],无人工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外贸出口的需求,天然捕捞量已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需要。因此,立即开展江内颡鱼的人工养殖已势在必行。

一、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江黄颡鱼又名瓦氏黄颡鱼,俗称江颡、大黄骨鱼[四川人吃的黄辣丁,南方人叫做黄骨鱼。]、硬角黄腊丁、郎丝(四川)。

江黄颡鱼属鲶形目、黄颡鱼属。在广东,分布于韩江水系、东江、北江及西江水系,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带也常见。江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昼伏夜出。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水温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毫克/升时出现浮头,低于1毫克/升时会窒息死亡。

二、繁殖江黄颡鱼两龄少部分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三龄全部性成熟。4月上旬在性成熟个体中,雌鱼卵巢发育为IV期,卵巢**,成熟参数为17.8,卵径为1.5—1.9毫米。雄鱼精巢能挤**。自然繁殖群体雌雄比为1:1.17。绝对坏卵量为1248—12417,平均为3883粒。一年一次产卵型,4—6月为繁殖期,在河床的卵在滩下挖巢产卵,卵粘成团,借流水冲动孵化。在水温20—24.5℃时,约需49小时孵出鱼苗。

该鱼可用DOM+LRH-A2、HCG、鲤鱼垂体诱导其产卵,进行人工授精、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是指通过人为模仿母鸡孵蛋的行为,制造适宜的环境,对鸡蛋进行孵化。]、虽然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但江鱼颡鱼苗种规模化生产工艺还不够完善,技术不够成熟,所以苗种还不能规模生产,还停留在小批量生产的水平,苗种还是依赖捕捞江河的野生苗种,严重制约黄颡鱼养殖业的发展。

三、养殖江黄颡鱼可以进行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主养,也可以与池塘养殖鱼类混养,又可以进行江河、水库网箱养殖。由于该鱼为杂食性鱼类,食物种类多,对营养要求不苛刻,养殖饲料容易解决。在广东养殖江黄颡鱼主要靠投喂海水冰鲜鱼浆、鱼粒、鱼块,或冰鲜鱼浆拌鳗鱼饲料以团块状投喂。放种规格为5—8厘米,网箱养殖时,鱼种规格应更大些。池塘混养江黄颡鱼,在不影响主养鱼产量的前提下,每亩可增收江鱼颡鱼10—15公斤。主养时,每亩可产该鱼250—500公斤。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