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之早春促进鳝鱼早开食措施

早春[早春(zǎochūn )虽然气温转升,但常是乍暖乍寒,尤其是湿度较大,早晚低温,因此,总让人感到寒气透骨,沉重凝冷,使人感到比严冬还难受。]气温较低,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不吃食,生长缓慢,如何做好早春饲养管理,让黄鳝早开食是提高养殖产量、增加收入的关键。根据早春低温少光的特点,应抓好以下几项措施,促进黄鳝早开食。

一、注意保温

  早春温度较低,黄鳝极少出洞活动。人工养殖中需做好保温工作,使鳝池小环境温度提高,才能使黄鳝出洞觅食。如果鳝池面积不大,可用杂木、竹子在鳝池上做简易支架,架上搭盖无滴塑料薄膜或一般农用薄膜(最好用无滴膜)。风大或低温天气时,昼夜覆膜;无风时,中午可稍稍揭膜换气;有太阳时[太阳时是指以太阳日为标准来计算的时间。]中午可揭膜晒池,让鳝池蓄热和池中水草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二、适当增温

  早春鳝池换水一般采用深井**水,因为其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一般都在10℃以上;有温泉的地方可引用暖和的泉水;邻近工厂的地方可引用工厂**水。每次换水1/2,一般5~7天一次。但须注意,水温不得比鳝池水温高过3℃。若水温过高,可先将其引入蓄水池放一段时间,达到要求水温后再换入。

  三、投喂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

  早春黄鳝开食,饵料要求全部为鲜活饵料[ ...]。最佳饵料为活蚯蚓,其次是黄粉虫[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再则为田螺、蚌肉等。用鲜活饵料可迅速调整黄鳝食欲,恢复黄鳝体力。一般活饵料喂至1周左右,黄鳝可逐步倾巢而出[倾巢而出, 拼音:qīng cháo ér chū,汉语成语,意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此后便可逐步改用遍撒于泥埂上为好,但量不宜太多。第二天如发现池中饵料有剩,则应减少投饵[ ...]量;如饵料被吃光,则投饵量应适当增加。黄鳝大量出来吃食时,应改为食台定点投饲。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