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几年,养殖鳗鱼[鳗鱼,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的流行**害都是以烂鳃病为主。但是据调查,近年来,鳗鱼的各种疾病开始暴发,其中以爱德华氏病流行范围最广,影响最大,且发病率不断升高,广东省的顺德地区在今年的4月份以来鳗鱼以爱德华氏病为主,发病和死亡都比较多。加上目前广东已进入汛期,暴雨、气流强对流多发季节,随着夏季水温继续升高,雷阵雨、台风天气较多,常常形成高温低压的闷热天气,高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的流行病会持续暴发,因此,养殖户在鳗鲡的养殖中还应重点防控爱德华氏病的发生。以下介绍鳗鲡发生爱德华氏病的防治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春、夏季节最为严重,发病水温为25~30℃,气候骤变易引起暴发流行。各阶段鳗鱼均可感染发病,于苗种期常为急**[急**(jí xìng bìng),指发病急剧、病情变化很快、症状较重的疾病,例如霍乱、急性阑尾炎等,也比喻不顾客观实际、急于求成的毛病,短期、迅速性。],形成批量死亡,于幼、成鱼期表现为慢性传染病,日死亡率不高,但累积死亡量大。爱德华氏菌为条件**原菌。当环境骤变(如天气、饲料种类等),鳗鱼受到**时,此病常会与单胞菌混合感染,而造成严重危害。
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放种时可采用2%~3%食盐、高锰酸钾或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消毒;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不要过大;尽量选择质量有保障的优质饲料,以提高鳗鱼成活率;投饵不过量,投喂红虫要经过暂养、清洗、消毒,注意经常清除残饵和粪便污物;适当加大换水量,保持水质清洁;合理用药,不伤鱼体、肝脏及肾脏。
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饵料量添加速度不宜过快,并保持池水清洁。
(1)白仔、黑仔期为急**,以药浴和内服并重方法控制,先以0.5%~0.7%食盐水浸泡36~48小时后,再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如二**氯0.2~0.3毫克/升浓度泼洒)连续消毒2~3天;并在饲料中添加0.1~0.2%的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按饲料重)、0.2%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连续投喂10~15天。
(2)幼、成鳗期为慢**,以内服为主,辅以药浴控制。内服鳗康达II号,连喂7~10天;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C、益菌素EM、保肝护胆剂等。或每100千克鳗投喂四环素或**土霉素10克,或大蒜素[大蒜素(大蒜新素、garlicin)为三硫代烯丙醚类化合物,天然存在于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中。]3~5克,每天1次,连喂5天。同时,水温降至25℃以下保持1周,用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全池泼洒,使有效氯[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为消毒剂时)中**能力相当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浓度达0.2~0.3毫克/升,隔天1次,连续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