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过程中疖疮病的处理方法介绍



湖南省常德市黄珠洲圩场,有一池共放养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12000只,在2012年5月20日发现患有疖疮[疖疮是指一种疥虫感染皮肤(挖掘隧道的机械伤害及其分泌毒汁的**)引起的皮肤病。]病。先后用高锰酸钾0ppm、三氯异氰脲酸12ppm进行控制处理,持续一周时间明显疗效后出现大量死亡,每天均有100多只死亡。后检查发现其背甲、腹甲、颈部及四肢根部都出现大小不一的疖疮,有的疖疮已形成一个个孔*,大的直径达0.6厘米,病灶部位有腐肉及污物,并发现溃疡直达腹腔,有的好转后复发,病灶周边溃烂红肿。在此养殖户再三周折后,决定理性从容去分析病因,不能再乱投医和盲目用药,一来浪费钱,二来没有疗效反而耽误治疗[通过主观看法,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并作出明确判断。]时机,带来损失。后来同时使用了“白点[钢材中的白点拽在钢的纵断面上呈光滑的银白色斑点,在酸洗后的横断面上则呈较多的发丝状裂纹。]腐皮疖疮消”和“疖疮杀星”,5天基本控制病情,7天后康复了。

其实,甲鱼的疖疮的病原是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导致,近年来,由于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甲鱼种质的不断退化,病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甲鱼疾病的治疗难度越来越大。单用抗菌素治疗有时很容易出现旧病复发的现象。对此应采用急治与慢调相结合[相结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āng jié hé,意思是合成始终一致的整体。]、中药与西药相结合、口服与外用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达到了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应根据不同病情采取合适的治疗办法。

疖疮发病初期,病鳖体表有隆起的白点或白色肿块。后慢慢向边缘扩大,向外突出形成疖疮,揭开表皮可见脓状物,有的像豆腐渣[梧州地方著名小吃,已有几百年历史。]。有异臭,挤出这些的物质后,见一边缘齐整的圆洞,有血渗出。严重的背甲溃烂成洞,四肢及颈部红肉*露。常与腐皮病并发。

治疗:1、对个别病情重的,进行局部处理,用镊子挑出硬疖后,挖除豆腐渣样物,在伤口处涂上紫药水[紫药水是一种消毒防腐药,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对组织无**性。],烘干后,再涂上红霉素软膏。

2、对大面积的,数量多的甲鱼,应进行内服[内服是汉语词汇,拼音nèi fú,出处《尚书·酒诰》。]加外用的办法同时治疗,以达到更快更有效的结果。

内服方案:1、用目前市场使用较多的,专治疖疮的内服药“白点腐皮疖疮消”,2、使用原粉抗生素药组合“头孢拉啶”+“**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罗红霉素”。用法和用量需根据药物的含量不同而不同,一般需内服3~5天。

外用方案:疖疮杀星是治疗疖疮病的特效药[特效药(tè xiào yào),指对某种疾病有特殊疗效的药物。],主要成份有丙烯基二硫醚和丙烯基三硫醚,是甲鱼、黄鳝等皮肤病专用特效药。使用技巧是边用两天,第一天一瓶600立方水体,第二天一瓶1000立方水体。一般情况下,三天之后即可见好转。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