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科鱼类,习惯上有的被称作鲑,有的称为鳟,统称为鲑鳟。因能在其他鱼类不能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的低温环境中进行世代繁衍而被称为冷水鱼。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从技术引进起步,开发了虹鳟鱼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业。

  一、鲑鳟鱼的生物学特点

  鲑鳟鱼类以其只能在低温水域中繁衍、生长、正常生长的上限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很低、没有明显的下限温度的生物学特性区别于其它鱼类。

鲑鳟鱼养殖技术

  1.鲑鳟鱼类是短日照型鱼类,在自然光照[①光线的照射,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时间逐日变短、水温逐日降低的秋、冬季,性细胞发育[发育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是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成熟。性腺[性腺主要指男性的**、女性的卵巢。]发育对光照时间的变化很敏感,光照变化可以改变其成熟,人们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改变光照的方法,使其在需要的时期产卵繁殖。

  2.繁殖季节多在11月至翌年2月,繁殖高峰期是12月至次年1月。冰封期长的地区,有些种类在溪流开始解冻、饵料生物开始繁衍的春季繁殖,繁殖水温在8℃以下。

  3.性腺发育、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及稚鱼[稚鱼是指从各运动**发育已臻完善开始,直到鳞片开始形成至全身披鳞,体形、体色基本上已与成鱼相似时期的鱼。]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的上限水温是13℃。超过13℃性腺发育失常,稚鱼畸形率增多。

  4.性腺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及稚鱼孵化、发育没有明显的下限温度。在0.5℃水温下,胚胎仍可正常发育、孵化。

  5.受精后胚胎发育长达300600度·日,完成仔鱼发育进入稚鱼期后孵化出膜,刚一孵出便是稚鱼,称为孵化稚鱼。

  6.生长最适水温是820℃,高于21℃,代谢强度、饲料效率、抗病力降低,25℃时会很快死亡。

  7.没有明显的生长下限水温,只要水不变成冰即能摄食生长。

  8.终生栖息于高透明度、高溶解氧的流水环境中。

  9.除驼背**哈和岩女**哈鱼外,其他鲑鳟鱼0.215克的稚幼鱼体侧拥有712个标志幼稚鱼发育期的幼鲑斑(parr·mark)。马苏**哈鱼降海型中的河流残留群及淡水型种群的山女鳟,幼鲑斑终生不消失,以其幼稚形态终老一生。

  二、鲑鳟鱼养殖种类

  世界上在海淡水域可以实施完全人工养殖的鲑鳟鱼类约有16种。我国的海水养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尚未推广养殖,目前几乎全部是淡水养殖。已经形成了配套全人工养殖技术并已普遍养殖或正在扩大养殖的主要有以下4种。

  1.虹鳟

  虹鳟是鲑科鱼类第一个被开发成养殖品种的鱼类,迄今有120多年的养殖历史,养殖区域已遍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年性成熟,终生可多次繁殖。年均水温12℃以下,2龄体重可达1千克。池养鱼最大个体达7千克。流水池养殖,每平方米产量可达25千克以上。影响存活的疾病主要是**性疾病和弧菌病。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