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鳖的繁殖与培育技术


  1、新鳖塘的选择。

  面积1-5亩,水深1.5米左右,池塘的一侧建有20-50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的产卵沙场,四周围建高约0.6米的“T”型防逃墙,水面设置20-50平方米的晒台和食台。

  2、亲鳖的选择。

  从野生鳖或池塘人工养殖3龄以上的成鳖中选择,要求个体达1.5公斤以上,具有典型的黄沙鳖特征,无病无伤,雌雄比例为5:1。

  3、亲鳖的放养。

  在每年的4-5月或9-11月,其余时间,不宜放养。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为每亩400-600只。

  4、亲鳖的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

  放人亲鳖1周后,即可开始投喂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亲鳖在水温25℃以上即正常摄食。饲料以鲜活饵料为主,如小鱼、小虾、贝、螺、鸭肝、猪肝等,占总投饵量的70%左右,再配30%的市售亲鳖配合饲料,加少量甲鱼**,投喂量为鳖体重的2%,分上、下午2次投喂。

  5、鳖卵的收集和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

  当水温维持在25-12℃以上约1个月后,成熟的母鳖即开始交配产卵,一般每3天在产卵场沙堆内挖收1次卵,有圆形白色点(动物极)的为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否则为不受精卵。将受精卵的动物极朝上排列于孵化盘中覆盖湿沙,移人孵化房内孵化。孵化房要求相对湿度为80%,孵化沙湿度也似于80%(即手抓成团、松开即散时),温度要求恒定在28-32℃,经过45天左右,即可产出稚鳖。稚鳖在孵化房内用塑料盆暂养1周左右即可移出室外水池培育或出售。

  6、稚鳖的培育。

  孵化出壳1周左右,体重在3-50克左右的一般称作稚鳖。此阶段的培育最好是在5-10平方米的水泥池中进行,水泥池配有晒台和食台约2平方米,水深0.5米左右,1/3水面放水葫芦[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稚鳖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只,投喂黄粉虫[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绞碎的鱼肉、鸭肝及市售稚甲鱼配合饲料,投喂量为鳖体重的5%,分5次投喂(量少次多),这个过程大约1个月左右。

  7、幼鳖培育。

  每只50-250克的鳖称为幼鳖。一般选用10-30平方米的沙泥池作为幼鳖培育池。配有晒台和食台2-6平方米,水深0.8米左右,1/3水面放水葫芦,幼鳖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只,以投喂市售幼甲鱼配合饲料为主,加适量的小鱼、小虾、贝、螺、畜禽下脚料、青菜等,投喂量为鳖体重的4%左右,分早、中、晚3次投喂,大约180天左右即可达到每只鳖250克的规格。在水温稳定于25℃以上时,可放到室外养殖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