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养蟹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饶小坤,由于养蟹者说团队今年投入了苗塘,把我们的非大母本养大规格蟹的实践展示给所有养蟹的朋友,所以一直有点忙,手头上事情也比较多。
今天我们开始来补上所有养蟹的路上遇到的问题及辩证办法,今天我们技术团队,来跟大家分享一点实用的经验——对于养成蟹,我们应该如何拌料内服呢?拌料内服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大家都清楚不管什么生物,只要它还在活着,那么它都逃脱不了大自然的生存法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这也就意味着一个生物个体从出生开始,就无时无刻面临着外界的生存竞争[生存竞争,指的是同种或异种生物个体相互竞争的现象。]所带来的威胁!我们自己其实都能感受到竞争激烈,人是如此,螃蟹亦如此!
好的,当我们理清楚了一个养蟹整体大环境都面临着竞争威胁之后,我们再来回头看看我们在螃蟹养殖上面面临的问题,对于成蟹养殖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蟹苗[春季是养蟹的关键时期,蟹苗的选择和投放决定着年终养殖的产量和效益。],从蟹苗下塘的那一刻起,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竞争就已经开始了,蟹苗体质存在差异,(种源差异已经不明显了),原因就是蟹苗在蟹苗塘口生存竞争就很激烈,所以投放的蟹苗不可避免有体质好的,有体质差的!螃蟹生理特性很特殊,作为甲壳类动物与生俱来的外骨骼系统,它需要通过蜕壳才能长大,而每次能否成功蜕壳,对于它们来讲就显得额外重要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每次蜕壳对螃蟹而言都尤为重要,而螃蟹本身体质从蟹苗开始就存在差异,体质差的是不是就更容易在蜕壳中被淘汰掉?而且蟹苗下塘之后,前两、三壳这种情况就显得更为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前三壳看上去塘口环境差异不大,但是,却决定了你塘口的存活率!
©浑水调清塘口图片
好了,说了这么多,开始我们来讲讲,那我们的拌料内服的逻辑到底应该是如何?我个人觉得是—“前三壳为主,后面两壳为辅!”
在成蟹养殖过程中,蟹苗下塘那一刻开始,由于环境改变,体质差异,外界威胁等因素,前两三壳蟹苗损耗是最大的,尤其是前两壳,这个时间点内,根据塘口蟹苗情况,分析原因,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抗菌类药物,增强苗蟹抗病性能,提高存活率尤为重要!
举今年的例子:
1、湖北汉川刁汊湖,许成峰,苗下寄养塘1080斤,岳父1800斤,全程拌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及(抗菌素[抗菌素是一种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xx),二壳转入暂养塘,创造了10万苗达8万的转塘成活率。而同车,同种的另外几个养殖户,问题不一,转塘业绩很是平常。
2、湖北黄岗,一对战友,苗种同源,同车,许志军,2100斤苗,转塘1500斤不到,目前,还在转塘。张科,860斤苗,4天转苗近千斤,目前一天200斤左右,估计突破2000斤。张科,去年4千块(1百斤)苗蟹成本,养出8万业绩的新蟹农。今年估计开场不错。
3、湖北洪湖,沙口镇,董兆华,2750斤苗,二壳后,养出7500斤转塘苗。
由于江苏地区,安徽地区,养殖模式差异,没法具体看到二壳存塘数,今天就没写对比数据了。
我们始终认为真正具备技术实力的养蟹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你在苗种下塘这个阶段能把握住机会,管理到位,处理妥当,肯定能够把一部分体质弱的蟹苗补救回来的!只有有效地提高塘口苗种存活基数,才能叫取得第一步成功!
而再往后四、五壳,由于生物竞争关系,优胜劣汰,能够把三壳成功蜕完的,螃蟹体质都不会差,四、五壳的阶段,正常塘口管理到位的时候,不会出现大批量发病损蟹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有**喊大叫让你多拌料内服,有病治病,没病防身!我个人觉得这个阶段再发大力气去拌料内服就显得有一些鸡肋了,坦白了讲你的钱没有花在刀刃上!欠揍点讲就是人傻钱多!
但是管理不当的时候,会出现塘口大缺氧,导致青虾、鳜鱼、软壳蟹大批量死亡!长时间塘口水质环境恶劣,就容易出现大家所说的“抖抖病”!
几句话来总结:
在它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
在它不需要你的时候,你来了!
你不选择雪中送炭,偏爱锦上添花[《锦上添花》是北影拍摄的第一部喜剧片。]!
锦上添花的事情,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你所看到欣欣向荣的一切然而都不真实!
其实你并不知道,
原本那些你稍微帮助一把能够活下来的,
早都已经死了!
最后,对于拌料内服选择用什么药的问题,我不想多说,我给大家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有肠炎开始肚子不舒服的时候,我如果跟你讲,你需要多补充一些营养,多吃点高蛋白的食物、多吃点富含维生素、多糖的食物啊!你觉得这个时间点这些东西对于你拉肚子会有效果么?如果这些没有效果,那我到底又该怎么把肠炎治好呢?你再根据我举的例子,仔细想想,你家螃蟹难道不是面临同样的难题么?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我个人关于使用抗菌素,维生素拌料内服逻辑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发表个人的观点!
作者:饶小坤
公众账号:养蟹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