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贴士之鱼篓充氧运输鳜鱼鱼种技术


  鳜鱼[鳜鱼,又叫桂鱼、鳌花鱼,肉食性,无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是市场畅销的名贵鱼类之一,其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比较娇嫩,运输[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条件要求较高。江苏省盐城市自2001年以来,先后从省内外调进近百万尾鳜鱼夏花和鱼种,在调运鱼种过程中,探索了一套成本低、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高的安全运输方法。一般运距[运输工具载运旅客或货物的起讫点(旅客为上车点至下车点、货物为装货点至卸货点)之间的路程长度。]10个小时左右,其成活率可达98%以上。现将其运输技术介绍如下:

  一、鱼篓[鱼篓,读音yúlǒu,汉语词语,指一种盛鱼或捕鱼的篓。]准备 
  用钢筋或角钢焊接成长、宽各2米,高1米的鱼篓架,内装维纶有机帆布[帆布(canvas)是一种较粗厚的棉织物或麻织物,因最初用于船帆而得名。]制成的盛鱼篓,篓架的主要部位用帆布或塑料、布条包扎,防止把鱼篓磨坏。在篓口边缘设12个圆孔,以便于将鱼篓固定在架内,并在篓底一侧留一处直径10厘米、长50厘米的放水孔。四角设置缝有50厘米网纲的网箱,固定在鱼篓内。一般用卡车运输,根据车箱大小和运输量,每车可装鱼篓4只~5只。
  
  二、充氧[充氧,用氧注入或与氧结合;用氧处理或补给。]设备 
  根据运距、运输工具和运鱼数量,准备10个大气压的氧气瓶1只~3只。配备氧气气压表及5米长的氧气管和必要的开闭阀工具等,每个鱼篓装有一根充氧软管连接气瓶,水中充氧设备调试好后,再装入鳜鱼夏花或鱼种。装鱼密度视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运距和鱼的规格灵活掌握。鱼种一般在冬春水温低时装运,密度可达每篓1万尾左右;夏花运输在高温时进行,每篓控制在5000尾以内。鱼在鱼篓中下沉后,把水面漂浮的粘液、体弱鱼和污物捞出,以防污染水质。
  
  三、途中管理 
  用鱼篓运输鳜鱼种,必须有专业人员在车上,随时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及时调节充氧阀门,除去水面漂浮的粪便、残渣及死鱼。途中如发现鱼严重浮头需换水时,水质一定要清新,防止污染或太肥的水换入,水温相差5℃以上的水不能大量换入。为避免长时间停车或预防意外,可通过拍打帆布篓增加溶氧,提高成活率。也可备一些增氧剂,救鱼时使用。
  
  四、注意事项 
  在途中因换水、增氧不便鱼种出现异常时,可在水中加入一定的药物,以抑制水中的细菌活动,减轻污物的**分解。常用的有硫酸铜(浓度0.7克/立方米)、**钠[**钠(化学式Na2O,式量61.9789,英文别名:sodium oxide,类别**物),白色无定形片状或粉末。](浓度5%)和青霉素(每篓8000IU)。鱼种到达目的地后,应先测量鱼篓和养殖池的水温,逐步适温练鱼并进行消毒处理后,迅速起鱼下塘。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