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蟹对食物选择的要求
河蟹虽然是杂食性,但明显偏食动物性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如鱼、虾、贝类、蚬、螺、沙蚕及动物内脏等。在自然状况下,因动物性饵料难以获取,也被动取食植物性饵料,如浮萍、丝状藻类、苦草、聚草、菱、南瓜丝、茭白、轮叶黑藻等水生维管束植物及其它等。
在人工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条件下,据观察,河蟹最喜食各种贝类(如蛏子等)及软体动物(螺等),其次鱼虾。饲养期间河蟹有喜新鲜、换食的特点,如长期投喂贝类食物后,间隔投喂鱼虾,换换口味使进食更佳。
河蟹既贪食又耐饿,进食量可达自身体重5%~8%。但在食物缺乏时,半月不食,也不会饿死。
河蟹还有抢食和好斗的天性,在食物不足时,饥饿的抱卵蟹也常取食自身腹部的卵来充饥。因此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一定要全池均匀投饵及掌握投饵数量,不要将食物集中成堆,避免抢食和格斗现象的产生。投饵时间选择在傍晚或夜间。
二、河蟹天然饵料[天然饵料,是一种用动物或则植物制作的钓鱼饵料。]的组成
凡是河蟹喜食的自然生长在水中和陆地上的各种生物,均被称为河蟹的天然饵料,主要有:浮游动、植物、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底栖动物、陆生动、植物等。
(1)浮游植物:包括硅藻、金藻、甲藻、*藻、蓝藻等,是早期幼蟹和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的饵料。
(2)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为河蟹幼体[ ...]培育的良好活饵。
(3)水生植物:包括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芜萍、浮萍、水浮莲[水浮莲是一种产于原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是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水葫芦、小茨藻、黄丝草等。
(4)底栖动物:水域中的螺、蚬、河蚌、水蚯蚓等,为河蟹喜食及营养丰富的饵料。
(5)陆生动、植物:包括蚯蚓、聚合草等。
三、河蟹人工饵料的组成
人工饵料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包括粮食之类产品及其副产品,直接或者通过加工,培养制成为河蟹喜食的各种适口饵料,包括动、植物及人工配合饲料。
(1)植物性饵料:包括黄豆、豆饼、菜饼、南瓜、棉籽饼[棉籽榨完油后剩下的残渣做成的饼,主要用作饲料...]、麦类、米糠、豆渣、花生饼[花生饼,由炒香花生、面粉、糖粉、花生油、蛋等制成。]等。
(2)动物性饵料:主要有螺蛳、蚬、河蚌、蚕蛹、蚯蚓、小杂鱼、畜禽内脏等。特别是福寿螺、蚯蚓、水蚯蚓等,为养殖河蟹开辟了广阔的蛋白饲料来源。
四、饵料在河蟹幼体培育和养殖中的作用
饵料是河蟹幼体培育和养殖成败的关键。尤其在幼体培育过程中,除水质因子外,就要靠适口的饵料来促进蜕皮生长。许多育苗单位的成败与否,主要的就是饵料因素。所以研究适口的饵料乃是提高河蟹幼体成活率及养殖生长的最重要方向。实践证明,优质鲜活的适**饵对河蟹幼体培育和养殖生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