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的鱼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高密度养殖中更为重要,应切实做好防病治病工作,落实“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
㈡细菌性疾病
主要由气单孢菌、爱德华氏菌和柱状屈桡杆菌感染引起。在病鱼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1、出血性**症
病原:嗜水气单孢菌
病状:病鱼在水中呈呆滞的抽搐状游动,停止摄食,体表有圆形稀疏的溃疡(皮肤、肌肉坏死),腹部肿胀,眼球突出,体腔内充满带血的液体,肾脏变软、肿大,肝脏灰白带有小的出血点[出血点是指自发性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出血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头大小的皮内形成瘀点或瘀斑,叫皮下出血点。],肠内充满带血的或淡红色的粘液,后肠及*门常有出血症状、肿大。此病多发于春季或初夏。
防治:使用2PPM的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溶液泼洒池水。每公斤鱼每天用土霉素50mg或每公斤鱼每天用大蒜头0.5公斤、食盐0.1公斤拌进饲料连续投喂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