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人工繁殖法

虹鳟[虹鳟(学名:Oncorhynchus mykiss)属鲑形目、鲑科,鱼类。]属冷水性鱼类,一般栖息在水质清澈、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20℃的激流水域,适于流水池塘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生长迅速,可获高产。虹鳟营养丰富,肉味鲜美,肌间刺少,食用价值高,为当前世界性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现将虹鳟苗种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亲鱼[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的选择 

  亲鱼挑选以无畸形、外形好、颜色鲜艳、游泳快、不迟钝、生长快以及在外界**下反应敏锐的个体为好,一般采用3龄~7龄的鱼作为亲鱼。
  
  二、亲鱼的培育 
 
  池水流速大,溶氧6毫克/升,水温5℃~13℃,每平方米放养亲鱼1尾~3尾。投喂易消化的剁碎小杂鱼或其他动物性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0.5%~2%。临近繁殖期[繁殖期,在一年中,动物进行繁殖活动的时间。]前1个月进行雌雄分池饲养。分池时为了****的产生,可将雄鱼[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饲养在雌鱼池下游的池子里。
  
  三、亲鱼成熟度的检查 

  完全成熟的雌鱼腹部膨大,生殖孔[ ...]红肿、外突,两侧卵巢下垂轮廓明显,轻轻挤压腹部,生殖孔有卵粒流出。优质的卵呈红色、橘红色或橙**,卵粒圆而饱满,大小均匀。雄鱼一般在整个繁殖期均有成熟的**[**(semen)指雄性动物或人类男性在**时(通常处于性**状态),从尿道中射排出体外的液体。],质量好的**呈浓的淡**液体,不好的**含水分多,呈青色,**数量少、活力差。
    
  四、采卵授精 

  先将雌鱼的卵挤在搪瓷盆或塑料盆内,鱼卵采好后立即把雄鱼的**直接挤在卵上,一般1万粒卵挤入约5毫升~10毫升的**。由于**在水中的生活时间很短,故在操作时要注意不要使水混入**中。鱼卵挤上**后,立即用羽毛或手搅拌[用手或器械在混合物中转动。],使**与卵充分接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继续搅拌1分钟后,卵即迅速受精。搅拌后静置数分钟,再继续换水搅拌数次,将冲洗好的卵在加入清水的盆中静置约1小时~2小时,待卵充分吸水膨胀后,经过计数再移入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器中进行孵化。
  
  五、孵化的水质条件 

  孵化的水质要澄清,pH在6.5~7.4为宜,水温7℃~13℃,水中溶氧7.72毫克/升~10.15毫克/升,这样的条件下24天~50天可孵化出仔鱼[仔鱼,别称凤尾鱼,俗称“子鲚”,学名“凤鲚”,属名贵的经济鱼类,因其尾部分叉形状像凤凰的尾巴,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
  
  六、消毒 

  受精卵从孵化开始就要定期进行消毒,可用2%氯化钠溶液或0.5%甲醛液进行消毒,每次进行30分钟。
  
  七、除去死卵 

  用铁丝制成的卵圆形夹子,将死卵(变成白色的)逐个拣出,操作要轻快,避免**震动临近的好卵。
  
  八、仔鱼的孵育管理 

  仔鱼腹下有一个较大的卵黄[卵黄(yolk),动物卵内贮存的一种营养物质。]囊,此时不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如仔鱼**成堆,水流不畅时,易造成缺氧死亡,故要把这一阶段的仔鱼放在水流通畅的环境里。可将仔鱼移入室内小水泥浅池中,每平方米放1万尾左右,水温10℃,池水流量保持在每10万尾20升/分钟~30升/分钟以上。20天后仔鱼卵黄囊缩小,开始上浮开口摄食。
  
  九、稚鱼 

  仔鱼上浮开口摄食继续发育至卵黄囊被完全吸收,便进入稚鱼阶段,至此孵化工作便告结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