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吻鲟

[匙吻鲟,又名美国匙吻鲟,及“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缓慢流动水域。]

又称鸭嘴鲟,隶属于鲟形目、白鲟科、匙吻鲟属,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滤食性淡水经济鱼类。我国自1998年引进该鱼后得到迅速推广,已普及20余个省、市、自治区。其体形独特,既可食用又有观赏价值。匙吻鲟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鱼籽可以

[可以 拼音 [kě yǐ] 表示:1、可能或能够。]

加工成鱼籽酱,因此开发匙吻鲟的养殖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大水面增殖名优品种匙吻鲟的养殖技术

和增殖,对调整水产名优品种的结构,推进大、中型水面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生物学习性

  1.1形态特征

  匙吻鲟形态奇特,体表*露,泽润无鳞,在头部前方、口的上端有l个长而扁平的长吻,形如鸭嘴又象汤匙,吻长度为体长的1/3;尾鳍歪尾形,分叉,上叶长,下叶短;体表光滑,眼小,口在吻下,不能伸缩;前额高于口部,腮盖布满梅花状的花纹;鳃耙密而细,鳃盖骨向后延到腹鳍。体色为背部灰褐色,常有一些斑点点缀其中,腹部灰白色。

  1.2生活习性

  匙吻鲟性情温顺,生长迅速,适宜的pH范围为6.5~8.0,养殖水溶氧应保持在3mg/L以上。因为匙吻鲟是广温性鱼类,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食物链短的特点。匙吻鲟饵料

[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

来源广泛,生活周期长,个体较大,有易于捕捞等优点,适合于大型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

中养殖。在河流中,匙吻鲟喜欢生活在水流较为缓慢、饵料生物比较丰富的区域中。在湖泊、水库中匙吻鲟喜欢栖息于水体中上层,对水位、流量变化等十分敏感,养殖中最重要的是要创造适合匙吻鲟生长的生态环境。

  1.3食性

  匙吻鲟主要滤食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

,偶尔也吃摇蚊幼虫等食物。摄食方式与鲢鱼相同,枝角类

[枝角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注:该字读作zǎo,为早期水生生物学家自创新字,目前正确读音还未收入而只能借用sǎo打字),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

和水蚤类的浮游生物是匙吻鲟最喜爱的食物。幼鱼摄食浮游动物,且主要选择枝角类,但在鳃耙发育完善前,其摄食方式主要是吞食。直到体长12~13cm左右时,幼鱼的鳃耙才起滤食作用。全长12cm以前的匙吻鲟采取逐个吞食浮游动物的摄食方式,也吞食小鱼小虾;待全长超过12cm的时候,其摄食**鳃耙发育完善,转为滤食方式摄食。经过驯化的匙吻鲟也可以摄食颗粒饲料

[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

,最好选用合适的浮性膨化颗粒饲料。根据生长期来确定颗粒饲料的具体粒径,投喂次数相对较多,一般要保证4~6次,每天投喂量为匙吻鲟体重的4%左右,至少每次投喂时间30min,并且夜间也要投喂2次,保证营养供应。要求膨化颗粒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达到35%~40%,维生素加入1%,矿物质加入1%,摄入总磷量要达到14%左右。

  1.4繁殖习性

  匙吻鲟性成熟

[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

年龄与其它鲟鱼一样。性成熟年龄较晚,一般雌鱼6~10龄性成熟,雄鱼5~9龄性成熟。成熟卵子呈灰黑色,卵径2~2.5mm,成熟卵巢可占体重的15%~25%。一般怀卵量为15万~50万粒。匙吻鲟属于春季产卵类型,繁殖季节在3月下旬到6月上旬,卵粘性。成熟的匙吻鲟产卵时要求有适宜的水温、水位和砾石基质等条件,当水温达到15~16℃时,如果水位和底质能满足要求,匙吻鲟便会产卵。产卵期间,匙吻鲟对水位变化非常敏感。匙吻鲟的卵子牢固地附着在基质上。水温15~16℃时,从卵子受精到鱼苗孵出大约需要7d时间。

  2人工繁殖

  2.1亲鱼的选择

  亲鱼要求达到性成熟年龄,雌鱼个体较大、腹部膨胀、尿殖口肿胀、充血并松弛,雄鱼相对个体较小,头部有较多突起。雌雄比一般为2:1。暂养池大小根据数量决定。池水要保持溶氧在5mg/L以上。可以在水中加入l×10-6的土霉素预防细菌性疾病。催产时的产卵池要保持微流水,水温在15~16℃。

  2.2亲鱼催产

  人工催产和授精可参照一般鲟鱼进行。催产雄鱼和雌鱼,所用激素为LHRH-A2,剂量为雌鱼50~60ug/㎏(鱼体重),雄鱼剂量减半,30ug/㎏(鱼体重)。雌鱼也可以采用2针注射。第一针为0.01mg/㎏体重,12~15h后,第二针为0.09mg/㎏体重。注射LRH-A2的雌鱼产卵效应时间为8~10h以上。雄鱼常在注射后的24h内排精。最好控制雌雄亲鱼的同步产卵和排精。受精卵脱粘后转入孵化环道孵化。

  2.3仔鱼培育

  匙吻鲟刚孵出后,全长约8~9mm,仔鱼形似蝌蚪,有很大的卵黄囊,在水中做间歇性垂直游动。仔鱼的消化**尚未发育完全,依靠消耗卵黄囊为生,属于内源性营养。鱼苗孵出后可以在环道进行仔鱼培育,也可以转入网箱

[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

、水槽或小水泥池中,一直培育到能主动摄食为止。到全长2~3cm,就可以投喂适口、足量的生物活饵,主要是枝角类饵料,在水泥池或水泥槽内暂养养15d左右,一般可长至6~7cm。养殖期间溶氧保持在6mg/L以上,防止密度过高,尽量避免互相吞食。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

中培育匙吻鲟幼鱼的过程与家鱼等池养鱼类的鱼苗培育方法相似,转塘时,水温相差不超过3℃。全长达到6~7cm后,可放入池塘养殖。幼鲟放入前必须彻底清塘,并施放有机肥培养水体浮游生物,幼鲟下池时,必须水质清新,饵料充足。下池后,每天泼洒黄豆浆培养浮游生物,约经30多天,全长达20~30cm左右,就可进行鱼种

[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

培育或成鱼养殖。

  2.4鱼种培育

  鱼种培育阶段主要是池塘单养,可搭配少量的底层鱼类,但切勿搭配与之争食的鳙鱼,除了调控水质供应足够的浮游动物外,还要投喂饼粕、麸类等。放养

[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密度为200~300尾/667㎡,经一个阶段的饲养可达50cm左右,对提高成活率很有好处。

  3成鱼养殖

  匙吻鲟的成鱼养殖水体最好为大中型水面,可以采取大面积散放增殖式养殖、网栏养殖、网箱养殖等多种养殖方法。如果是一般池塘,也可以进行单养或混合式养殖,但是要放养30~50cm长的鱼种才有更好的效益。

  3.1池塘养殖

  3.1.1池塘条件一般池塘养殖要求水深1.5~2m。养殖下塘前需清塘,用生石灰150~200㎏/667㎡杀灭其中敌害。然后进行肥水下塘,下塘一周前,用有机肥或无机肥培育水质,3d后向池内泼豆浆,用量5㎏/667㎡,培育红虫。下塘前用水花网拉1次,清除蝌蚪与杂物。池塘应配备增氧机,养殖期间,溶氧要保持在6mg/L以上。

  3.1.2放养密度与投饲放养密度为500~1000尾/667㎡,如果饵料不足,也可以每667㎡放养100尾左右,并随着个体的增长,逐渐分疏。可以采取池塘混养匙吻鲟,除了搭配底层鱼类外,还可以搭配草食性鱼类。养殖中谨慎搭配花白鲢,以免争食。搭配鱼类总量与匙吻鲟之比为1:5左右,每667㎡放入50~100尾匙吻鲟。在养殖过程中,可以捞取红虫投喂,另外可以每天泼撒豆浆1~2㎏/667㎡。混养以投喂商品饲料和施肥相结合较好。

  3.1.3疾病防治匙吻鲟对药物非常敏感,特别是对重金属盐药物,鱼病防治工作中,对于一般小瓜虫、线虫、吸虫病可以采用50×10-6的福尔马林浸洗防治。

  3.2网箱养殖

  3.2.1水域环境匙吻鲟也可以进行网箱养殖。匙吻鲟的网箱养殖,要在水库及其类似条件的水体进行,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有微流水、浮游动物较为丰富以及交通便利,网箱设在避风向阳,水深至少要达到3~4m左右,水位相对稳定,风浪较小的水域。

  3.2.2网箱规格聚乙烯线编织的网箱大小规格不限,鱼种网箱可以稍小一些,网目l㎝左右,成鱼网箱规格要大一些,例如5m×5m×2.5m,网目3㎝左右,单层和双层网片制作网箱主体都可以,但要考虑结实耐用和水体流动因素。网箱要设置盖网以防鸟类侵害。

  3.2.3网箱设置网箱设置可以分散设置或集中设置,设置网箱前严格检查网箱,防止**逃鱼。然后用绳索固定或沉锚固定,网箱吃水深度2~2.5m左右。鱼种放养前,网箱要提前l个星期浸泡于养殖水体中,以网箱充分附着藻类,避免鱼种进箱后擦伤。

  3.2.4鱼种放养鱼种放养时要尽量减少操作环节和运输距离,坚持带水操作,放养水温差小于3℃,放养时用20~40g/L的食盐水对鱼种进行10~15min消毒。为了提高养殖成活率,鱼种放养规格应大于l0cm,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放养密度视浮游生物的密度而定,一般3~10尾/m3。

  3.2.5日常管理每只网箱**30㎝处上方安置一盏25~60w灯,供夜间照明。定期清除网箱内污物和网片附着物,每天检查网箱的网片是否有破损或框架有无松动,防止匙吻鲟**逃走,确保匙吻鲟的安全养殖。还要根据鱼的生长和饵料情况及时调整放养密度。平时可用漂**挂袋作为病害防治。

  3.3湖泊水库放养

  由于匙吻鲟的价格是滤食鱼类鲢鱼和鳙鱼的数倍,若在水库中适当放养匙吻鲟,可以部分取代鲢鱼和鳙鱼,以较低的放养密度,便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增加水产养殖对水库良好水体环境保护的作用,既可以扩大水库养殖鱼类的品种,又充分利用了水库中的饵料生物资源,改善了养殖结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中型水面,可以采取散养、网栏养殖等多种养殖方法,视水体情况,散养每6670㎡放1~15尾。主要是作为水库渔业的一个优良养殖增殖品种。网栏养殖放养数量可根据具体水质和生物饵料情况决定。富营养型水体,水体生物量丰富,枝角类多,是养殖匙吻鲟最佳的水体。放养量可达20尾/6670㎡以上。在水库、湖泊中放养规格最好是50cm以上的个体,以保证其抵御**环境的生存能力。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